七夕故事:一张老照片,“串”起一段爱情
蒋含宇、彭淑清夫妇站在当年和毛主席的合影前。(来源:凤凰网)
天下韶山网讯(记者 郭千千)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生平展区序厅挂着一张著名的照片——诗人臧克家的题照诗《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这是1959年,毛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后,与韶山学校师生们的合影。照片中,主席身边偎依着的一男一女两个少先队员,笑容如蜜一般甜,十分抢眼。女孩叫彭淑清,男孩叫蒋含宇,12年后,两人有缘结成了夫妻,为这张老照片添上了浪漫色彩。
毛主席回到韶山的那一年,彭淑清和蒋含宇14岁,正上初中二年级。两人在学校成绩、表现都是名列前茅,因此,学校指派他们代表韶山少年儿童给首长献花和红领巾。26日上午7时多,“毛主席来了,毛主席来了”的欢呼声响彻韶山学校。彭淑清和蒋含宇像两只雀跃的小鸟般跑到主席跟前,向主席献上新鲜的花束。随后,蒋含宇为主席系上了红领巾。
毛主席幽默地说:“那我就把红领巾戴到北京去,你们看,我又年轻了,变成少先队员了!”众人都笑了。就在这一瞬间,摄影师按下快门,拍下了著名的《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随后,这张“能听出声音”的照片被《人民日报》刊发,为大家所熟知。
毛主席的到来,对韶山学校师生来说是极大的鼓舞。蒋含宇和彭淑清更是发奋学习,双双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大学生活是忙碌而充实的,尽管两人功课都很繁重,但老乡、同窗、好友的浓浓真情,却使两人越走越近。那个年月虽不如现在开放、浪漫,但大学生活的自由愉快,又为彭淑清和蒋含宇提供了许多相聚的机会。日积月累,一种极美好的情愫,在两人心目中日渐清晰——大学四年级的时候他们相恋了。随着感情的日益深厚,1971年,两人喜结连理,最后定居南昌。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这张照片流传全国,夫妻俩也因此被人称为“中国第一幸运伉俪”。61年后的今天,当有游客走进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看到《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是否知晓这张合影背后,还有着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呢?
「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晚报来了】毛泽东铜像成情侣七夕许愿“打卡”地;男学生见义勇为反被刑拘(8.26)
- 无为李爷:南京美龄宫所谓的爱情,丝毫不值得羡慕和称颂
- 99征文 | 又到9月9 怀念毛主席
- 99征文 | 毛主席诗词的宇宙观
- 七夕节:为你讲述七十年前她和伉俪情深的他回国造计算机的故事
- 七夕节最好的礼物:党史上的爱情故事,浪漫更伟大
- 《毛主席的今天》:决定去重庆谈判(1945年8月26日)
- 毛主席震撼发言:只有超过马克思,才算马克思主义
- 阶层固化杀死了爱情
- 习总书记指示我们要有危机意识——兼祭毛主席逝世44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