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学习毛泽东

朱树松:再读毛主席青少年时期的两首诗

2020-05-06 12:15:54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朱树松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是辛亥革命即将爆发的前夜,16岁的毛泽东写给父亲的诗。

  在父亲的反对声中,毛泽东默默写下了《呈父亲》这首诗。在离开家的时候,他把这首写好的诗,仔细夹在父亲的帐本里。“呜呼,中国其将亡矣”激起了毛泽东忧虑国家前途,立志报国的理想,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志向,来到离家五十多里地的“东山书院”学习,寻求真理。

  毛泽东以一篇《言志》作文,交了入学试卷。学校的校长阅卷后,大加赞赏,说:“今天我们取了一个建国才!”

  其时的东山书院,不同于一般的县立学堂。因曾国藩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建功,被清政府赐封爵位二品以上的在湘乡达两千多家之众,这些人在湘乡形成了新兴的地主官僚特权阶层。东山书院就是为这些“特权”而建的。所以,里边多是富豪达贵的子弟,他们以势欺人,蔑视、嘲讽毛泽东这样的穷乡农民的孩子是“乡巴佬”,冷眼相对并回避疏远,进行孤立。

  但是,毛泽东天生无媚骨,从来不气馁,不逢迎权贵,而是以“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斗争气魄,努力学习,刻苦为文,获得了教员们的好评和喜欢。毛泽东尤以古文、经学为优,全校仰望。“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视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这是书院国文教员对毛泽东等作文的批语,大有“此曲只应天上有”的独异。

  而针对纨绔子弟们的轻讥,毛泽东以蛙自喻,《咏蛙》一首,托物言情来抒发博大的胸臆。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别看现在我不如尔等,蛙儿虽小,心气不凡,也有虎势,“天生我材必有用”。面对尔等这些庸碌俗气之辈,只是我的春天还没有到来,权且“绿荫树下养精神”。时机一到“春来我不先开口”,看尔等“虫儿”哪个敢叫唤。

  16岁的毛泽东,面对那些豪贵子弟的冷眼,以拟人化青蛙自喻,抒发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远大抱负。毛泽东年龄虽小志气却大,展示了一代伟人、领袖从小就具备超人的品质。一个年仅16岁、且从未出过远门的青少年,就对其时社会的不公产生着强烈的反抗意识,则鸣出了超出年龄段的“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喜欢中国历史,也喜欢外国历史,还喜欢英雄人物传记。他曾借阅一个同学的《世界英杰传》。毛泽东读书认真,喜欢圈点。他还书时,因圈点太多,还对同学表示了内疚歉意。毛泽东欣赏思想独立、勇敢创造、立新开拓且同情弱者革命式的人物,他针对书中圈点的诸多人物综合性评说道:“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努力。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积弱不振,要使它富强、独立起来,要有很长的时间。但时间长不要紧。”“华盛顿经过八年艰苦战争之后,才得到胜利,建立了美国……”。

  16岁的毛泽东,有着如此的远见卓识,有着强烈的为民族担当的向往,才能写出这般大气磅礴出自心声的诗句,能不被人称奇?!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震醒了沉浸在苦难泥潭、迷茫黑夜里的中国,使中国的有志救国之士看到了新的希望。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毛泽东怀揣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不渝的信仰,出席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神州大地上从此开启了以马列主义为旗帜指引的、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彻底解放、推翻资产阶级、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受尽挫折,在面临危亡的最艰险关头,终于推举出了自己信任、崇仰的,能力挽狂澜、能凝聚人心、跟着他就是走向胜利的领袖——毛泽东。毛泽东在1949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曾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东山书院校长的那句“今天我们取了一个建国才!”,一语破的。39年后果然应验!在毛泽东正确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团结依靠人民大众、带领全国人民,通过卓绝的革命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划时代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翻开了中国有史以来崭新的一页。

  而今,我们学习毛泽东,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就得从头学起,从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学起。只有现实中的青少年们,能摒弃以个人利益为前提,以荒废时光为代价的“青春玩乐、享受,以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或者是那些大而空洞不着边际的大话为目标”,而以毛泽东为榜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我们国家就会有希望。毛泽东曾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笔者是从毛泽东时代走过来的人,那个时代的青年朋友们,个个朝气蓬勃、理想丰富、目标明确,“好儿女志在四方”,“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万众一心,迎难而上,投入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每个人都想,也都能为了他人、为了理想、为了集体、为了事业、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奋斗!为了祖国的富强而敢于献身——像黄继光、邱少云、向秀丽、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王杰、欧阳海、王士栋、邢燕子……还有那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等、等等,无论是牺牲的,还是健在的那样,成为名标青史的英雄。那全国无数的支边和知识青年,那战斗和工作在保卫国家、建设国家各个领域、工厂和农村的青年们,以及在校学习的青少年们,他们无不怀揣着为祖国奋斗的信念,踏着榜样的足迹,以楷模为“标尺”竞相比肩,并为之努力学习和超越。无形中,每一个人都是榜样的化身,都潜有“无私奉献”的品质,榜样就潜藏在平常的生活之中……“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革命时代当尖兵。哪里有困难,哪里有我们,赤胆忠心为人民……”

  今读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这两首诗,心情特别的清亮。笔者喜爱毛主席诗词,时代再久远,每读起来也是有新鲜感,总有新的感受和新的启示,从中得到新的激励。这不是一般意义的读诗,是一种至高信念的温习与坚守。

  (朱树松·初写于2020年“‘五四’青年节”之夜,修改于5月5日夜)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