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还沉浸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欢乐之中时,由毛泽东新闻研究院、北京文化名人俱乐部主办的,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红色文化工作委员会、中国《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团承办的纪念毛主席《为人民服务》文章发表81周年和九九·永远的怀念座谈会近日在京举行。
活动在中国《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团昌平基地进行。参加活动的人员有:毛主席的警卫队长、中国《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团高级顾问陈长江张秀玲夫妇,毛泽东新闻研究院院长、中国《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团高级顾问、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红色文化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应明阳,全国媒体界新老媒体人学习的榜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中国思想史)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继承和社会各界数十名代表参加了活动!中华名品网总编邓文岚从国外专程坐飞机戴着毛主席的像章来京参加活动!活动由军转干部、团队秘书长焦玉华主持,新媒体资深记者郭海鹏和百度腾讯互联网热爱毛主席的帅哥们专门过来做义工服务……为了搞好这次活动,组委会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广泛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其中参加九三阅兵仪式的、时任全国政协委员,刚刚获得香港特首李家超亲自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章获得者王晓玉,会前会见了组委会主要成员并提出宝贵建议。
德高望重的北京文化名人俱乐部秘书长宝时宜大姐,在外事活动特别繁忙中抽出时间也要过问指导安排活动。国家为人民服务总平台专门发来贺电并为这次活动写了本报评论员文章(见附件),总平台主任周玉春还激情地赋诗一首:七律·纪念毛主席《为人民服务》发表八十一周年
八十一载为人民,浩气长存励后人。
张思德魂昭日月,延安风骨铸精神。
江山不忘丰碑立,岁月常怀伟业存。
今又追思思领袖,初心如炬照乾坤。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红色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毛体书法家、中国《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团总领队郭胜霞讲话发言,她说:我首先代表这次活动的组委会欢迎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参加这次座谈会。11年前的今天,我们率全国之先在北京举办了纪念毛主席《为人民服务》文章发表70周年活动和《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启动仪式。毛主席的女婿王景清激动地说,当我接到《为人民服务》巡展通知时,我流泪了,没有想到你们在全国巡展,你们巡展就叫《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团队吧,我和主席的女儿李讷,还有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支持你们......
他含泪将自己亲自书写的《为人民服务》赠送给我们团队。我们团队当场聘请他和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及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为团队高级顾问。带着老人家的嘱托,十多年来,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从首都北京到境外香港,从繁华上海到福建沿海,从青藏高原到乌苏里江畔,行程几十万公里,举办活动600多场,受众达数百万人次,受到了全国正能量人们的热烈欢迎,被誉为新时代为人民服务的传播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今团队的高级顾问有的已经作古,但是他们的在天之灵仍然保佑着我们团队向前进!最后她演讲朗诵了毛主席《为人民服务》文章并现场书写了毛体书法作品《为人民服务》。
毛主席的警卫队长、中国《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团高级顾问陈长江不顾自己95岁高龄和骨折未痊愈的妻子张秀玲一起来参加座谈会,老俩口带着自己亲自书写出版的和毛主席在一起的回忆录来到活动现场,他特别激动地回忆了和毛主席在一起的幸福日子里。他特别特别怀念毛主席!
全国媒体界新老媒体人学习的榜样、兼任教育部全国高校二十大精神巡讲团成员、北京市委讲师团主讲老师郭继承老师激昂地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高度评价了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并感慨地说,我能参加这次活动是我的荣幸,非常感谢中国《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团举办这次活动和对我的邀请。
这次活动的组委会主任应明阳院长高屋建瓴的总结了这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他说: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的讲话中开宗明义,宣告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为人民服务的武装集团。文章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民服务》这篇著作教育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教育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革命军人。我们纪念《为人民服务》发表81周年,就是要我们牢记初心使命、矢志不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最后他引用习主席的语录说:未来的社会是一群正直、正念、正能量人的社会!《为人民服务》永放光芒!
据悉,活动好评如潮。会前,国家为人民服务总平台专门发来贺电,衷心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惊动联合国官员,会后,联合国世界品牌委员会主席刘毅专门给这次活动的组委会主任应明阳院长发来评论心语说: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不仅仅只是中国政府的根本宗旨,也已经是世品委世品会的永远宗旨,更应该成为全世界各国政府的根本宗旨,离开这个,一切权利就会成为私欲的结果!院长,太好了,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气势不可阻挡……革命歌声斗志昂扬,向革命老前辈学习!
附件:
让“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在新时代永远高扬——写在纪念《为人民服务》发表81周年之际
本报评论员
当历史的指针再次指向一个庄严的刻度,我们迎来了毛泽东主席《为人民服务》光辉文章发表81周年暨主席逝世49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为人民服务》全国巡展团即将举办的纪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伟人的深切缅怀,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洗礼,一次对初心的叩问与对使命的重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重温这五个大字,其意义深远,其力重千钧。
《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言简意赅,却字字千钧,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它源于张思德同志“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朴素情怀,经由毛泽东同志的深刻阐发,升华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行动指南。81载风雨兼程,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浴血奋战,到和平建设时期的艰苦奋斗,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开拓创新,历史雄辩地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断壮大,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
今天,我们纪念《为人民服务》,不是简单的历史回望,而是为了从中汲取面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时代在变,形势在变,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没有变,也不能变。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无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还是应对风险挑战、维护社会稳定,最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的福祉。如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何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些时代之问,都需要我们回到“为人民服务”的原点去寻找答案。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传承“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这意味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时刻自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群众的“表情包”当作工作的“晴雨表”,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硬标尺”。要敢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对于社会各界而言,这意味着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在各自岗位上恪尽职守,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此次纪念活动选择在北京昌平的基层基地举办,本身就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伟大的精神源于人民,也必须回归人民、服务人民。它提醒我们,“为人民服务”不是高悬于庙堂的宏大叙事,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具体行动、每一件民生实事之中。从优化一项便民服务,到解决一个邻里纠纷,再到推动一项惠民政策落地,都是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践行。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坚信,即将举行的纪念活动,必将进一步激发起全党全国人民继承毛主席遗志、践行党的宗旨的澎湃热情。让我们以此次纪念为新的起点,将“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旗帜在新时代高高举起,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