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毛泽东时代

赵磊:前三十年的劳动热情为何如此高涨?

2021-06-27 18:09:31  来源: 乌有之乡   作者:赵磊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一、必须点赞

  经历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新中国建立后的前30年,是一个劳动热情高涨、劳动模范辈出的火红年代。

  随着党史教育的展开,主流媒体的宣传越来越多地再现了当时的情形。

  最近放映的纪实片《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解说词评价道: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

  这样的评价是客观的。

  在历史虚无主义的恶劣影响仍未清除干净的今天,这样的评价值得我们大大点赞。

  二、问题要害

  点赞之后,我有必要提出一个问题:前三十年的劳动热情为何如此高涨?

  遗憾的是,在很多媒体的解读中,前三十年的劳动热情或者是突然降临在中国大地上的天外来客,或者是出于单纯的爱国激情、感性冲动。

  总之,在很多媒体的解读中,前三十年的劳动热情大概是喊革命口号激励出来的,缺乏经济基础的支撑(赵按: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

  比如,《敢教日月换新天》第七、八集,讲到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化三改造”时(注1),解说词惜字如金地提了一句“三改造”的内容,重点突出的是“一化” (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生产力如何发展。

  问题的要害在于,在描述“一化三改造”的历史时,迴避“一化”与“三改造”之间的逻辑关系,迥避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改造之间的关系,似乎新中国成立后的生产力快速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无关。

  这样的描述实事求是吗?这样的定位科学吗?

  承认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生产力在快速发展,这当然是实事求是的。

  但是,只谈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不谈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如何变革,淡化甚至回避生产关系的变革历史,这样的“实事求是”依然是片面的、狭隘的。

  三、没有生产关系革命,就没有高涨的劳动热情

  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把生产力视为可以完全脱离生产关系而自行发展的东东,这样的逻辑是唯心史观的逻辑,不是唯物史观的逻辑。

  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劳动者的实践活动,离不开劳动者劳动热情的高涨。因为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首要的因素。

  问题在于,为什么五六十年代人们的劳动热情如此高涨?

  原因就在于生产关系的革命!

  “一化三改造”之后,劳动人民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这就是那个时代劳动热情如此高涨、劳动模范有如雨后春笋的全部秘密之所在!

  总之,那个年代的劳动热情并不是天外来客,不是仅靠几句革命口号就可以激励出来的,而是有着切切实实的经济基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做支撑的经济基础。

  四、用唯物史观总结历史

  我们总结历史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而不能听任唯心史观的误导。不这样,就不可能正确认识和科学总结中共的伟大历史。

  最近有一部电视剧《美好的日子》,描写新中国建立后的前30年的国企历史。其中有一个画外音,是一个“生在红旗下”的50后的提问:

  “多年后我仍然在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为什么我们父母那一代人会有那么高涨的劳动热情?”

  这位50后的回答是“希望”,是因为“他们心中充满了希望”。

  我也是50后。在我看来,这位50后的回答只对了一半。

  其实用唯物史观解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心中的希望支撑了劳动热情”,而是“生产关系的变革造就了心中的希望”。

  我们父辈那一代人的劳动热情并不是无根的天外来客,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基础:劳动人民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

  只有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才能成为新中国的主人;只有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才能让劳动者迸发出日益高涨的劳动热情。

  否则的话,就只有劳动异化,就只有躺平,就只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

  “只要对劳动的肉体强制或其他强制一消失,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一样地逃避劳动。”

  ——————

  注1:“一化三改造”, 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段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即“一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改造”)。

  (2021年6月25日)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