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位网友说,现在的有些知识分子连人话都不会说了,应该像当年一样关进“牛棚”。
我理解这位网友对某些专家教授的失望与愤怒,但我也知道,这位网友可能因为年轻缺乏对历史的了解加上多年来受到某些人的蛊惑,错误地以为当年住“牛棚”的都是坏人或者受迫害的人。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说一说关于“牛棚”的事情。
“牛棚”这个词,据说最早是已经作古的北大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发明出来的。
季羡林的“牛棚”之说具体指什么,我不知道。但是以后一些人用“牛棚”代指的一般就是两个场所:一是指当年的“五七干校”,还有一个就是农民兄弟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我们先说“五七干校”。当年的“五七干校”和现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差不多,是国家培养和锻炼干部的学校。不同之处就是,当年的“五七干校”要求每个学员除了学习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和工人农民一样同吃同住同劳动,这就是老人家说的:“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群众相结合”,领导干部要到工农群众当中去。让知识分子和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防止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这种举措就是在今天看来,也不是多余的,而是非常必要的。
这就是某些人至今还心里嘴上念念不忘的“迫害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
纵观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在爱子毛岸英从苏联归来之际,就让岸英跟着当年的劳动模范去学种地。
就是某些人认为当年在五七干校学习在农村参加生产劳动是受迫害的那个时期,毛主席也同样把自己的爱女李讷送到五七干校学习和农村去种地“受迫害”了。
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吧。而且更奇特的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岸英烈士和李讷说过他们的父亲是如何迫害他们的任何的文字。
毛岸英是谁?李讷是谁?
如果要按现在脑子里还有一根大辫子的人的思维,他们一个是当朝“太子”,一个是当朝皇上的“掌上明珠”和“公主”。
想不到的是,“太子”和“公主”都能欣然面对的,工人和农民天天要面对的生产劳动,怎么到了某些人的嘴里,咋就成了毛泽东“迫害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的铁证?
难道你们天生就比工人农民高贵?难道你们的高贵超过了当朝的“太子”和“公主”?
说到迫害,大家可以去查查历史,看看哪个朝代的政治迫害还给被迫害对象发“俸禄”照发而且所有待遇不减。
这个问题,就是季羡林还活着,他自己也很难回答这样的问题吧。
“牛棚”的第二种指向应该就是农民们居住的地方,而不是真正意义上“圈牛”的地方。
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
只要是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都清楚:当年农村集体经济时代,“牛”是集体生产资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牛是集体的,“牛棚”当然也只有集体才有。农民家里没有牛,哪里有“圈牛”的牛棚。
如果你非要说你自己住过“牛棚”,那我请问,你自己住进“牛棚”了,那么集体的牛该往哪里住?
说自己住过“牛棚”的人,一方面是公然对着朗朗乾坤造谣说谎;另一方面也是在侮辱那些曾经欢天喜地恭恭敬敬把他们当上宾迎进自己家门的农民兄弟,这种人没有一点做人的良知。
这种用充满无限悲情的谎言换取不了解当年实际情况人的眼泪和同情,这是何等的卑劣和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文/退休汪老头,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