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评述毛泽东

中国人民为什么热爱毛主席

2025-08-21 14:55:22  来源: 红延001   作者:《红延》编辑部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中国人民热爱毛主席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就连那些牛鬼蛇神也不得不承认。但是,中国人民为什么热爱毛主席则是多数人没有搞明白的,牛鬼蛇神不理解,多数群众也说不清楚。我们试图以我们肤浅的理解就此来谈一下我们的认识,算是抛砖引玉,以引起毛派同志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与研究。

  一、毛主席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人民领袖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首响彻神州大地的颂歌,道破了亿万人民的心声。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救星,是中华民族空前未有的民族英雄。他老人家之所以受到人民如此深切的爱戴,根本在于他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毛主席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毕生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始终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井冈山的茅坪村里,他与农民促膝长谈;在延安的窑洞中,他与老乡共话桑麻;在北京的中南海,他依然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这种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使他能够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指引中国革命的航向。

  毛主席的伟大在于他创造性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当革命处于低潮时,他高瞻远瞩地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党内出现教条主义倾向时,他深刻批判"本本主义"的危害;当民族危亡迫在眉睫时,他毅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这些英明决策无不体现着他超凡的智慧和远见。

  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使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他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创建了第一支工农革命军;他指挥的四渡赤水,写下了军事史上的光辉篇章;他制定的持久战理论,指引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他发起的三大战役,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每一个关键历史时刻,毛主席都以他非凡的胆略和智慧,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毛主席时刻心系人民疾苦。在江西瑞金时,他就强调:"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

  毛主席的廉洁自律堪称楷模。三年困难时期,他主动降低伙食标准,与人民同甘共苦;他的睡衣打了七十三个补丁仍不舍更换;他严格要求子女,不允许搞任何特殊化。这种崇高品格,正如他自己所说:"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毛主席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他关于艰苦奋斗的教诲:"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关于继续革命的嘱托:"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于培养接班人的指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这些谆谆教导至今仍在神州大地上回响。

  二、毛主席是战无不胜的人民武装统帅

  "枪杆子里出政权"——毛主席这一著名论断,深刻揭示了革命斗争的根本规律。他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更是举世无双的人民武装统帅。他创建和培育的人民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打败了国内外一切强大敌人,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毛主席最早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他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真理,毅然领导了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支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斗争中,他制定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诀,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他深刻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他撰写《论持久战》,科学预见了战争的发展进程,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他倡导"兵民是胜利之本",使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建立起鱼水情深的关系。

  毛主席的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长征途中,他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跳出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抗日战争中,他部署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亲自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毛主席始终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早在古田会议上,他就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他亲手缔造的人民军队,不同于任何旧式军队,是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新型人民武装力量。他要求军队"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实现了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敌军的三大原则。

  毛主席高度重视国防现代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他及时提出:"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在他亲自关怀下,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毛主席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具有永恒的价值。他精辟地论述:"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这一论断在今天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他提出的"全民皆兵"思想,他关于现代战争规律的研究,至今仍是指导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

  毛主席要求军队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他强调:"解放军学全国人民",要求军队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在延安时穿着补丁衣服给抗大学员讲课,在西柏坡时用一根树枝做教鞭在院子里讲解战略部署。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永远铭刻在人民军队的光荣史册上。

  三、毛主席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奠基者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毛主席这一科学论断,指引中国人民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他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制度保障。

  毛主席最早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科学地阐明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新中国成立后,他领导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使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

  毛主席创造性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他采取逐步过渡的形式,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极其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正如毛主席所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个里程碑。"

  毛主席高度重视经济建设。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就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他立即着手恢复国民经济,领导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他特别关心农业的发展,亲自制定"农业八字宪法",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毛主席时刻关注人民生活改善。他要求:"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在他的领导下,我国建立了低水平但广泛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人均预期寿命从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1976年的65岁。

  毛主席开创的社会主义制度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他领导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他创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保障了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他特别强调劳动者参与管理,指出:"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

  毛主席高度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他的关怀下,我国开展了扫盲运动,普及小学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他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毛主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他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他决策改善中美关系,打开了外交新局面;他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敬。在他的领导下,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思考具有深远指导意义。他撰写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他警告要防止"和平演变",强调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这些重要思想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毛主席离开我们已经四十多年,但他的光辉思想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他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机活力。今天,我们纪念毛主席,就是要继承他的遗志,把他老人家未竟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毛主席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万岁!

  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