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评述毛泽东

毛主席的追求,到底是什么?

2025-09-10 14:46:22  来源: 罗辑公众号   作者:罗辑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49年前的今天,他离开了。关于他晚年的奋斗,很多人极不理解,包括他昔日的同志。按照很多人的想象,他已经达到了权力巅峰,也达到了声望巅峰,不仅在国内,国际上也是,很多国家元首以见他一面为荣,连美国总统都要半夜三更在书房接受他的召见,他是当时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且远超其他所有人,他为什么还要“折腾”呢?我们只能说,人和人的追求,是不一样的。

  早在他24岁的时候,他就在《致黎锦熙信(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中写道:“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政治、法律、宗教,礼仪制度,及多余之农、工、商业,终日经营忙碌,非为君子设也,为小人设也。君子已有高尚之智德,如世但有君子,则政治、法律、礼仪制度,及多余之农、工、商业,皆可废而不用。无如小人太多,世上经营,遂以多数为标准,而牺牲君子一部分以从之,此小人累君子也。然小人者,可悯者也,君子如但顾自己,则可离群索居,古之人有行之者,巢,许是也。若以慈悲为心,则此小人者,吾同胞也,吾宇宙之一体也。吾等独去,则彼将益即于沉沦,自宜为一援手,开其智而蓄其德,与之共跻于圣域。彼时天下皆为圣贤,而无凡愚,可尽毁一切世法,呼太和之气而吸清海之波。”

  同样是这一年九月十六日,他周末休息时和张昆弟等人外出野游,张昆弟在日记中记述:“毛君云:西人物质文明极盛,遂为衣食住三者所拘,徒供肉欲之发达已耳。若人生仅此衣食住三者而已足,是人生太无价值。又云:吾辈必想一最容易之方法,以解经济问题,而后求遂吾人理想之世界主义。”

  1945年,他52岁,他在重庆谈判期间写下一首诗,诗的最后一句是:“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1958年,他65岁,他在诗中云:“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1961年,他68岁,他在诗中云:“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由此可见,毛主席一生追求的,根本就不是财富、权力、名望这些东西,相反,他对这些东西,是没有丝毫兴趣的。上到政治、法律、宗教,礼仪制度,下到农、工、商业各种营生,都是困住人的牢笼,是给普通人玩的东西,君子不屑为之。君子如果单纯为了自己舒服,应该“离群索居”,远离这些“沉沦”的人,但是,君子若存“慈悲之心”,就不能“独去”,必须施以援手,否则“彼将益即于沉沦”,尤其在“遍地哀鸿满城血”的情况下,“无非一念救苍生”。不过,这种“救苍生”,并不是满足苍生错误的欲望,而是“开其智而蓄其德,与之共跻于圣域,彼时天下皆为圣贤,而无凡愚,可尽毁一切世法,呼太和之气而吸清海之波”,让“神州尽舜尧”。

  但是,放眼望去,哪怕是那些长期追随他的同志,也无人理解他的追求。所以,当他看到“妖雾又重来”的时候,就只能“奋起千钧棒”,来他个“玉宇澄清万里埃”。然而,在其他人眼里,他是在和根本不存在的敌人战斗,面对这些“愚氓”,他表示“僧是愚氓犹可训”,但是,考虑到“妖为鬼蜮必成灾”,所以,他必须战斗,为此不惜粉身碎骨。

  现在,问题来了:他的敌人到底是什么?是官僚集团吗?是资本家吗?是反动知识分子吗?是,也不是。说是,是因为这些人都是“鬼蜮”,说不是,是因为他真正的敌人,是根植于人性深处的“私欲”,只要这些“私欲”还在,一批“鬼蜮”被打倒,新的“鬼蜮”又重来。很多人试图论证,人有“私欲”是正当的,那是因为他们混淆了“需求”和“欲望”,“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些都是人的“正当需求”,但是,超出了这些,就是“不正当的欲望”。

  毛主席为什么一定要向“私欲”开战呢?因为他有双重身份,一是“圣”,二是“王”。一般来说,“圣”和“王”是有分工的,比如在“私欲”这个问题上,圣人会教导人们远离“私欲”,从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乃至获得极致的生命体验,“王”则要“世俗”得多,首先承认“私欲”的存在,然后限制一部分人的“私欲”,避免其过度挤压普通人的“正当需求”并伤害集体利益。

  很多人不理解他,是因为仅仅把他当成“王”看待,作为“王”,他已经把很多人的“私欲”压缩得非常厉害了。那时的中国,有一个重大任务,那就是“工业化”,“工业化”需要巨额的资本积累,所有人都要“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中国的老百姓是苦惯啦,但是,若让官僚集团和知识分子这些“人上人”跟着一起苦,这是极难办到的。他做到了,并且把“工业化”这件事干成了,今天的中国,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就是他当年打下的基础,如果不是他把基础打得极其扎实,改开后中国必然沦为美国的附庸,很难想象,一个国家,以“自投罗网”的方式加入美国精心设计的国际分工体系后,还能反客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全靠“内功深厚”才能扛过去,如果不是他的基础打得好,一百个“总设计师”也不可能挣脱这张罗网。

  所以,从“王”的角度看,他确实是最顶级的,但他自己并不满意,因为他的第一身份是“圣人”,如果当初不是为了“救苍生”,他根本没必要去做这个“王”。但是,做“圣”比做“王”更难。那么多圣贤教导了几千年,有多少人改变了?尤其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简直是把人类的“私欲”诱导和开发到极致,以至于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有“私欲”才是正常的,没“私欲”反而不正常,“私欲”越强的人越“成功”。然《庄子·大宗师》有云:“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这些“嗜欲深者”,本质上都是“病人”,这些“病人”确实给毛主席制造了很多麻烦,但毛主席的目标,并不是消灭他们,而是把这种“病”消灭掉,从而把“病人”解救出来,所以叫“解放全人类”嘛,当然也包括这些“病人”。可惜的是,这帮“病人”可不觉得自己病了,他们觉得,“私欲”就是人性的本质特征,谁要想消除“私欲”,就是想改造人性,是绝不可能成功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毛主席喜欢搞“思想教育”,“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而不是把这些人“一杀了之”。事实上,毛主席极其厌恶“武斗”,用身体的对抗代替灵魂的洗礼,是对这场革命的背叛。他说得很清楚,这是“文化”上的“革命”,而且是“大革命”,是全社会所有人对自己和他人身上潜藏的资本主义思想进行革除。如果代表人类最深重私欲的资本主义思想不革除,毛主席在的时候,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人人都说社会主义好,毛主席不在了,被人一忽悠一糊弄,所有人的“私欲”被激发出来,社会主义就保不住了。

  毛主席亲手打下了“工业化”的底子,他当然知道,中国假以时日,必然变得富强,完全可以保证全体人民的“正当需求”得到满足,既然找到了“最容易之方法,解决了经济问题”,那么,中国人绝不能“为衣食住三者所拘,徒供肉欲之发达已耳”,因为这样的人生“太无价值”,而是应该追求“天下皆为圣贤”“神州尽舜尧”的境界。但是,要想开启这样的历史进程,就必须对资本主义这种最极端的私欲进行革除,否则,那帮“嗜欲深者”,就必然用他们的贪婪,把人民群众逼到“正当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的地步,当需求不足,中国庞大的生产能力也得不到发挥,于是,经济问题就不再简单,而是变成了让所有人焦头烂额的事情,那么,就再也不会有人关注“天下皆为圣贤”“神州尽舜尧”这样的目标了。所以,我们今天纪念毛主席,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今天社会的种种乱象,希望有人能够把这些“牛鬼蛇神”一扫而光,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到“私欲”作为一种“病”对整个社会的毒害,同时,也看到了无数“病人”对这种“病”的坚决捍卫,如果这样的话,扫掉一批“牛鬼蛇神”,只会冒出更多“牛鬼蛇神”,那我们“天下皆为圣贤”“神州尽舜尧”的目标,什么时候可以实现呢?当然,“圣贤”这个目标,目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太遥远了,不过,我们可以迈出第一步,那就是,从今天起,做一个“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坚定捍卫者,只要追求“公有制”,社会主义就有方向,我们的最高目标早晚会实现。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