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评述毛泽东

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看毛泽东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杰出贡献

2025-10-24 15:05:00  来源: 毛著和毛时代史Maoism研究   作者:铁穆臻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全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绝大多数人参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伟大革命运动。这一运动始于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并随着20世纪的十月革命和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诞生,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从一国变为多国的飞跃。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贡献有多方面。其中,领导抗美援朝战争夺取胜利,就是毛泽东对国际共产主义的重要贡献。毛泽东领导抗美援朝战争夺取胜利,成功贯彻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的精神,不仅对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捍卫和巩固有重要作用,而且极大丰富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想宝库和历史经验。

  一、从毛泽东决策抗美援朝,看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与毛泽东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贡献

  没有毛泽东决策抗美援朝,就没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当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经济力量薄弱、工业基础落后,与美国的综合国力相差巨大。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也远远落后于美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毛泽东能够决定派志愿军抗美援朝,不仅体现了他保卫新中国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与远见卓识,而且体现了他作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无私援助被侵略国家、帮助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为世界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谋利益的国际主义精神。

  毛泽东决策抗美援朝,对于当时中国共产党保卫中国无产阶级的祖国、保卫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果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有关键意义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工人阶级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19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3版。)他们实际上表达的是这一观点:在当时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是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无产阶级不能将剥削阶级统治自己的工具视为祖国。当无产阶级自己成为统治阶级之时,无产阶级才开始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祖国。所以,面对德国法西斯对苏联的侵略,斯大林就发出了这一号召:“全体苏联人民都同红军一道奋起保卫祖国。”(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77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第1版。)1950年7月,面对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东北地区,毛泽东迅速做出了组建东北边防军、保卫新中国东北地区安全的战略决策。“这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三)》,第107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11月第3版。),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提供了必要准备。之后,毛泽东做出了派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决策。正如毛泽东所说:“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第25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北京第1版。)。如果当时毛泽东不做出派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整个新中国都会遭受美国霸权主义的严重战略威胁。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如果新中国遭到严重损失,那么也是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重大损失。所以,毛泽东的这一决策,为避免中国与世界无产阶级遭受巨大损失提供了重要前提。

  毛泽东决策抗美援朝的过程非常艰难。在此期间,毛泽东克服了很大的国内压力,展现了他无私帮助被侵略民族摆脱侵略者的压迫、积极与其他国家共产党人共同捍卫世界革命果实的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19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3版。)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强调国际各民族应形成平等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原则,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国家之一的朝鲜遭受侵略者压迫之后,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国家应对朝鲜给予积极援助。毛泽东表示:“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的形式......”(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三)》,第107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11月第3版。)毛泽东提出要用“志愿军”形式帮助朝鲜,表示的就是他和他领导的人民军队自愿以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安危为己任。1950年10月2日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多数领导干部反对出兵抗美援朝,以至于同日毛泽东起草的、准备发给斯大林的关于新中国愿意出兵支援朝鲜的电报并没有发出。面对党内反对出兵的很多干部,毛泽东说:“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样说,心里也难过。”(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三)》,第108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11月第3版。)在毛泽东的耐心劝说下,中共中央最终做出了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后来,即使面对苏联暂时无法在朝鲜提供空军掩护,毛泽东仍然决定出兵。“据陈毅后来说,周恩来去苏会谈时,斯大林在失望之际提出要金日成到中国东北组织流亡政府,得知中共中央愿意出兵,斯大林感动得落下眼泪。”( 徐焰:《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正确而辉煌的运筹帷幄》,第120页。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毛泽东顶住国内外巨大压力、最终决定出兵抗美援朝,使长期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斯大林也深表感动。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朝鲜劳动党领导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果实。斯大林在论述十月革命的作用时指出:“实际上,不仅十月革命需要其他国家革命的援助,而且其他国家革命也需要十月革命的援助”(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第308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第1版。)。正如斯大林所说,俄国的革命和其他国家的革命是互相联系、互相援助的关系;各个国家革命果实的捍卫,也是这一关系。毛泽东决策抗美援朝,成功保卫了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大重要果实、避免了一次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巨大损失,极大巩固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

  二、从毛泽东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与毛泽东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贡献

  研究毛泽东领导抗美援朝战争夺取胜利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贡献,就离不开研究毛泽东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没有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就没有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没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列宁认为:即使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其过程也是不能不重视的、可贵的。于是,他说:“革命的胜利也好,失败也好,都给了俄国人民以伟大的历史教训。”(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辑局:《列宁选集》第2卷,第268页。2012年9月第3版。)“在同这个敌人斗争的过程中,工人也逐渐成为社会主义者,从而认识到必须改造整个社会,必须彻底消灭一切贫困和一切压迫。”(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辑局:《列宁选集》第2卷,第270页。2012年9月第3版。)没有俄国革命的过程,就没有十月革命的胜利。所以,只关注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不关注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是无法充分认识毛泽东领导抗美援朝战争夺取胜利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贡献的。

  (一)政治上,在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中,毛泽东正确处理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际团结的问题,为共产党人处理国际团结问题树立了榜样、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11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3版。),从而向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人提出了服务大多数人民、团结和帮助世界上大多数人民的要求,并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35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3版。)的号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号召,也为世界共产党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这一课题,就是“共产党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如何处理国际团结的问题”,即怎样让全世界无产者真正“联合起来”。在抗美援朝期间,毛泽东在处理中朝关系的实践中成功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人、其他国家的人民“联合起来”的问题,使中朝两党、两军、两国人民在与侵略者的艰苦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产党人处理国际团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了毛泽东处理国际团结问题的政策的正确,是毛泽东处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劳动党、朝鲜人民之间关系的正确政策的胜利。

  毛泽东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必须尊重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劳动党及其领导人。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在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在其中第五点,毛泽东指出:“(五)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即共产党)、其他民主党派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第23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北京第1版。)毛泽东将此视为不可违反的军事、政治纪律,并视为我军完成军事任务、夺取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极其重要政治基础,可见他对此事高度重视。这就是毛泽东指导中国人民志愿军处理国际团结问题的方针。中国人民志愿军贯彻了毛泽东制定的这一方针,从而保证了中朝团结,极大凝聚了中朝两国反侵略的、革命的力量,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在这一正确方针的基础上,毛泽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中朝团结的具体政策。

  毛泽东还规定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同志商谈时的正确方式。毛泽东在1950年11月12日致彭德怀的电报提到:“商谈时请注意方式,采取委婉曲折的与温和的态度。并要有这样的精神准备,即有些意见通不过,争论和分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着,要待打了很多的胜仗,中国同志的意见在事实上多次证明是正确的,那时才会被朝鲜同志所赞同和信服。”(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第34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北京第1版。)毛泽东要求中国同志与朝鲜同志商谈问题时注意态度问题、注意方式委婉,不仅体现了他对朝鲜同志的高度尊重,也体现了他对平等、友善处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各国同志之间关系的方法的高度认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反感大国沙文主义,并在行动中坚持以身作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树立了对待同志温和、友善的良好的国际形象。

  毛泽东严格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保持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优良传统、像爱护中国人民一样爱护朝鲜人民。毛泽东强调:“中国同志必须将朝鲜的事情看做自己的事情一样,教育指挥员战斗员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如同我们在国内的看法和做法一样,这就是胜利的政治基础。”(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第44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北京第1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规定了包括“军民一致”在内的军队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并制定了包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在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毛泽东指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形成了优良的作风,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爱护朝鲜人民、不拿一针一线,继续发扬优良作风。中国人民志愿军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发扬“将朝鲜的事情看做自己的事情一样”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在共同反抗侵略者的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毛泽东关于处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关系的正确思想武装下,朝鲜战场上涌现了一大批为保护朝鲜人民的生命安全而牺牲的国际主义战士,例如为救朝鲜儿童溺水牺牲的罗盛教烈士、史元厚烈士,以及在火灾中与战友吕玉久一起救出八名朝鲜妇女的张明禄烈士。他们的故事,完美诠释了共产主义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参与的、为了绝大多数人民利益而斗争的革命运动这一真理。正如毛泽东所说,“兵民是胜利之本”。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大力支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毛泽东对朝鲜同志的尊重还体现在他领导抗美援朝停战谈判的过程中。斯大林曾向毛泽东表示:“是您,毛泽东同志应该指挥谈判。”“斯大林的这一态度,等于是将中朝方面的战和决定权完全交给了毛泽东。”( 徐焰:《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正确而辉煌的运筹帷幄》,第279页。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然而,作为停战谈判的总指挥,毛泽东并没有显示出任何凌驾于朝鲜领导人之上的姿势,并高度重视对朝鲜同志的尊重、注意中国同志与朝鲜同志平等相处。在此之前,毛泽东就向金日成表示:“(四)此次谈判,是以你的代表为主,中国志愿军的代表为辅,因此请你对于为了使此次谈判获得较良好结果的各项内容和方法加以考虑和准备。”(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第51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北京第1版。)在领导停战谈判工作的过程中,毛泽东也始终坚持了这一点。我们从中可见毛泽东严格坚持中朝两国平等的原则、对金日成为代表的朝鲜同志的高度尊重、对“恩赐主义”的坚决反对。从外交政策角度来看,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以志愿军名义参战。以我们的军队为主要代表,确实在外交上不合适。毛泽东希望谈判中以朝鲜代表为主,有这方面的考虑。但是,毛泽东以友善的态度征求金日成的意见、没有以停战谈判的实际总指挥自居而将朝鲜同志的意见置之不理,也证明他平等对待朝鲜同志的态度是真诚的。中朝两国齐心协力、平等团结,是中朝方面在有无硝烟的两大战场全部成功粉碎侵略者的企图、夺取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政治基础。

  在处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劳动党、朝鲜人民军、朝鲜人民的关系的过程中,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又在此基础上规定了中国同志与朝鲜同志交流的正确方式、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发扬优良作风,并在指挥停战谈判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中朝两国的平等相处。没有毛泽东处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际团结问题的正确方法,就没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正如毛泽东所说,这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的极其重要的政治基础。

  (二)政治上,在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中,毛泽东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以正确方法极大提高了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国际主义觉悟,并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产党人的政治动员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毛泽东在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一号召,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你如果不提‘保家卫国’,他也不赞成啊。他说,只为了朝鲜人,不为中国人还行啊?所以我说,是为了保家卫国嘛,就是你要保家,你要卫国,要到那个地方去保,那个地方去卫。”(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第37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北京第1版。)在毛泽东这一正确口号的动员下,带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保卫祖国,相当多的人民群众积极要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也是带着这样的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艰辛的战斗,展现了强烈的斗争意志、战斗热情。在毛泽东的引导下,中国人民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国际主义觉悟也大大提高。他们带着对朝鲜人民的同情与热爱、带着对侵略朝鲜人民的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仇恨、带着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投入了中朝两国共同反抗侵略者的事业之中。热情帮助朝鲜人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得到了朝鲜人民强烈的支持与热爱。据当时的随军战地记者魏巍在《再见了,亲人》记载,朝鲜人民之中也涌现了一大批无私帮助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人民英雄,例如冒着硝烟为战士们送食物、为了救伤员而失去了小孙子的大娘,以及为了救侦查员老王而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小金花的母亲、为了给战士们挖野菜而身受重伤的大嫂......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无私支持,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无私帮助,形成了可以迸发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辩证统一关系。有这样的人民和战士,抗美援朝战争能不胜利吗?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不仅动员人民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引导人民提高国际主义觉悟,而且以身作则。他认为,那么多人民的儿子都上了战场,他的儿子更应该上战场。于是,毛泽东决定送他的长子毛岸英奔赴朝鲜前线。毛岸英是毛泽东的长子,也是积极投身世界革命斗争最前线的真正的国际主义战士。面对朝鲜人民遭受侵略者压迫的情况,曾参加苏联卫国战争、投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前线的毛岸英毅然投入了这场新的战斗。“毛泽东爱他,在他身上寄托着厚望,但毛泽东不把毛岸英看成只属于他自己的,而是属于党,属于人民......”(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三)》,第110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11月第3版。)毛泽东送子上前线和毛岸英烈士一生投身世界革命斗争并壮烈牺牲的感人历史,成为了激发共产党人和广大中国人民发扬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的永远的精神动力,使很多深受这一感人历史影响的人们提高了国际主义觉悟。

  毛泽东在领导国内抗美援朝的政治动员的过程中,激发了全国人民反抗美国侵略者的积极性,对全国人民进行了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1950年10月25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开始投入作战。10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要求在全国范围进行宣传动员,坚决消除亲美的反动思想和恐美的错误心理,形成对美帝国主义的仇视、鄙视、蔑视的态度。根据这一要求,‘三视’(仇视、鄙视、蔑视)教育在全国各阶层全面展开,有力地射清了百余年来半殖民地社会形成的崇洋媚外情绪,成为鼓动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和支援战争的强大精神动力。”( 徐焰:《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正确而辉煌的运筹帷幄》,第333页。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开展的“三视”教育,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共产党人引导人民加深对帝国主义的警惕、教育人民消除对帝国主义的恐惧情绪、激发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斗争热情,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三)军事上,毛泽东以正确的军事思想指导抗美援朝战争,并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探索出了新的战略方针,极大丰富了无产阶级的军事思想宝库。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军事思想,就是无产阶级的军事思想。无产阶级的军事思想,是无产阶级在军事斗争中战胜资产阶级、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指南,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军事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战争,提出了无产阶级需要通过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科学论断;列宁、斯大林为代表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思想,为俄国革命的胜利和政权的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普遍真理研究中国革命战争,创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了无产阶级的军事思想。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在领导抗美援朝战争夺取胜利的过程中,毛泽东先以中国革命战争中总结的作战方针指导了战略反攻,后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探索出了新的作战方针,从而极大丰富了无产阶级的军事思想宝库。

  起初,在毛泽东的指示下,我军充分利用了敌人的不知情,采取国内革命战争中常用的“诱敌深入”战略和打“运动战”、“大歼灭战”的作战方针,举行了反攻作战,将美军为首的侵略者们赶到了三八线以南。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取得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对朝鲜人民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的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后来,随着战局的变化,毛泽东发现:我军难以一次歼灭美军的几个整师、一个整师甚至一个整团。第五次战役期间,我军在打大歼灭战时甚至出现了被动的情况。于是,1951年6月3日,毛泽东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指出:“敌人现在不但火力很强,战斗意志也还未衰落。我军过去总想用大包围的方法,企图一次解决敌人一个至几个整师,结果没有达到目的,而包围和歼灭敌军的几个连至一二个营的机会则较多。”(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三)》,第111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11月第3版。)根据我军和敌军火力差距悬殊、我军难以大量歼灭敌人一个至几个整师的事实,毛泽东提出:“只要我各级指挥员精心研究情况,很好地布置兵力,组织炮火,每个军一次求得歼灭敌人一两个建制连到一个建制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第51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北京第1版。)毛泽东将这一方针比喻为“零敲牛皮糖”。“毛泽东提出的打小歼灭战的方针,正是他有关运动战的思想在新形势下的一个发展。”( 徐焰:《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正确而辉煌的运筹帷幄》,第220-221页。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毛泽东的这一军事思想,对于弱势军队战胜强大军队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其中体现的“制造局部优势”“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思想以及毛泽东在探索出这一军事思想的过程中运用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更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零敲牛皮糖”作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新发展,确实也是对无产阶级的军事宝库的丰富。

  毛泽东在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中,制定了“以打促和”战略方针,创造性的处理了作战和谈判的辩证关系,为中朝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夺取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全线战术反击、执行“零敲牛皮糖”战略方针取得重大胜利的事实,毛泽东指出:“此种作战,在若干个被选定的战术要点上,集中我军优势的兵力火力,采取突然动作,对成排成连成营的敌军,给以全部或大部歼灭的打击;然后在敌人向我军举行反击的时机,又在反复作战中给敌以大量的杀伤......此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能制敌死命,必能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朝鲜战争。”(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三)》,第113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11月第3版。)在这里,毛泽东不仅发展了“零敲牛皮糖”战略思想、进一步提出我军可以选择建制更小的“成排”敌军作为歼灭对象,而且讲述了“以打促谈”的战略方针,强调我军继续打下去一定能制敌死命、使敌人不得不同意停战。在毛泽东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战场上的胜利对美军形成了谈判桌上的压力。不出毛泽东所料,敌军最终元气大伤、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迫同意停战。毛泽东以打小歼灭战迫使敌人在谈判中妥协、以军事斗争促成政治目标实现的正确战略方针,是他对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辩证关系的正确处理、对军事辩证法的创造性发挥。这一正确处理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关系的战略思想,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产党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与霸权主义进行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阶段,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志愿军充分准备反登陆作战、时刻警惕敌军的“登陆战”,粉碎了敌人的“登陆”阴谋,所体现的“以备战制止恶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正确军事思想,也对于共产党人保卫无产阶级的祖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离不开毛泽东“零敲牛皮糖”、“以打促谈”、“充分备战”等等正确战略思想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指导抗美援朝战争过程中探索出的新的战略思想,极大丰富了无产阶级的军事思想宝库、发展了无产阶级的军事科学,对于装备落后的军队战胜装备强大的军队、对于共产党人处理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关系、对于共产党人制定保卫祖国的国防战略,具有极大的参考、借鉴、学习价值。

  三、从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看毛泽东领导抗美援朝战争夺取胜利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杰出贡献

  毛泽东领导的抗美援朝战争,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当时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军事技术最先进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的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社会主义阵营和世界上一切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人民,并为亚洲和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建设、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帝国主义时代发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事件。在帝国主义时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实现资本输出,它们对世界各国人民的侵略、压迫比以往剧烈。正如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所说:“在殖民政策的无数‘旧的’动机以外,金融资本又增加了争夺原料产地、争夺资本输出、争夺‘势力范围’(即进行有利的交易、取得租让、取得垄断利润等等的范围)直到争夺一般经济领土的动机”(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辑局:《列宁选集》第2卷,第684页。2012年9月第3版。)。1950年6月,作为帝国主义国家的美国,为了吞并朝鲜半岛、威胁整个亚洲,决定派军干涉朝鲜战争,悍然发动了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战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入朝作战的。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共同将侵略者赶到了三八线以南。毋庸置疑,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胜利和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失败。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毛泽东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并领导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三)》,第115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11月第3版。)正如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最后一任总司令克拉克所说:“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三)》,第114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11月第3版。)可见,抗美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嚣张气焰。毛泽东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毋庸置疑,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对帝国主义军队、社会主义阵营对资本主义阵营进行军事反抗的一次巨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世界共产党人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提高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革命的、进步的力量反抗侵略与压迫的斗争热情。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也为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正是因为毛泽东领导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美帝国主义从此不敢轻易地进行欺侮和侵犯中国的尝试。”(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上册,第89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可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成功维护了维护了亚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为新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非常宝贵的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这样有利的国际环境,也是毛泽东后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探索预防共产党的腐化变质的道路、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新的历史贡献的重要条件。

  毛泽东领导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对今天的国际格局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正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美国即使对中国屡屡挑衅,也至今不敢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正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与朝鲜人民、苏联人民结成了共同反抗霸权主义侵略的血浓于水的战友情谊,是今天中国、朝鲜、俄罗斯之间形成的共同反抗霸权主义、捍卫世界和平的合作关系的重要历史渊源,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打下了坚实的战略基础。

  综上所述,从抗美援朝的决策看,毛泽东决定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捍卫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安全、极大巩固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从抗美援朝的过程看,毛泽东正确处理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际团结的问题、成功进行了对人民的政治动员,并在指挥抗美援朝的的过程中探索出了正确的战略方针,极大丰富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思想宝库,证明了毛泽东军事思想能够为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做出重大贡献、经得住国际战争的检验;从抗美援朝的结果看,毛泽东领导抗美援朝战争夺取胜利,不仅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振奋了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和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斗志,而且为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发展创造了的重要条件,并对今天的国际格局、对今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要果实的捍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毋庸置疑,毛泽东以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统一的精神,积极投入抗美援朝战争这一中朝人民共同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共同为世界社会主义阵营而斗争的共产主义运动之中,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