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学习毛泽东

老一辈革命家诗词赏析丨毛泽东诗词中的青春意气

2023-12-23 11:28:37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汪建新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1910年秋天,17岁的毛泽东外出求学时写下《七绝·呈父亲》;1928年秋,35岁的毛泽东写下引兵井冈后的《西江月·井冈山》。17岁到35岁,毛泽东诗词,是青年毛泽东奋斗人生的壮丽画卷和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赏读毛泽东青年时期的诗词作品,可以品味毛泽东青春岁月的斑斓色彩,体会毛泽东真情实感的炽热深邃,感触毛泽东品学才识的出类拔萃,领略毛泽东上下求索的刚毅执着,感悟毛泽东救国救民的使命担当。

  严父慈母,深恩难忘

  1910年秋天,毛泽东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在离家时,抄写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记述了毛泽东的早期生活,不少内容反映他与父亲如何“抗争”,但不能据此认为毛泽东对父亲只有反叛而没有敬重。正是父亲的严厉,使毛泽东自幼克勤克俭;正是父亲的支持,毛泽东才得以几进私塾并外出求学。透过《七绝·呈父亲》,可以品味出毛泽东对父亲的深沉感激。他把原诗的“男儿”改成“孩儿”,体现出对父亲的敬爱。他把“死不还”改成“誓不还”,充分考虑到了父亲的忌讳和希冀。与其说这是毛泽东向父亲含蓄道别,不如说是他对父亲作出一种庄重承诺。

  母亲文七妹善良贤惠、乐善好施。1919年10月5日,文七妹病逝。毛泽东赶回韶山时,她已经入殓两天了。他跪守母亲灵前,含泪写下一生中最长的诗作《四言诗·祭母文》。这是一篇念颂母亲的绝唱,痛苦、悲伤、思念、惆怅、悔恨、感恩之情浓郁厚重。写好《祭母文》后,毛泽东还写了两副挽联。其一为:“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其二为:“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博览群书,修学储能

  毛泽东在湘乡小学堂只就读了半年,1911年春天,他考入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堂。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投笔从戎。他从鼓吹革命的《湘汉新闻》上,第一次看到“社会主义”这一名词。离开军队后,1912年,他又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读了6个月又退学了,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

  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翌年春,转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遇到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等优秀老师,度过了“修学储能”的五年半时光,“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他以“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进行自勉,既读“有字之书”,又读社会“无字之书”。这五年多的岁月,对青年毛泽东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着关键意义,他接触并深入思考了各种社会思潮,由一个一般意义的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他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并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窗挚友,同气相求

  1915年6月25日,毛泽东在《致湘生信》中写道:“同学易昌陶君病死,君工书善文,与弟甚厚,死殊可惜。校中追悼,吾挽以诗,乞为斧正。”信中,附上了《五古·挽易昌陶》。这是毛泽东为“六年孔夫子,七年洋学堂”的同窗好友写的一首悼亡诗。它写得哀婉凄切、苍凉彻骨,但又不是惨惨戚戚,而是透发着一股阳刚之气,报国豪情,气贯长虹。毛泽东还写了一副挽联:“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役,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全联表达了对挚友不能共同担负起济世救民重任而痛惜万分的真挚情感。

  易昌陶病故,特别是1917 年,湖南一师竟连续病死7 名学生。追悼会上,毛泽东伤心欲绝地写下一副挽联:“为何死了七个同学?只因不习十分间操。”有鉴于此,毛泽东在1917年4月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提出了“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响亮口号。他不仅自己从事多种锻炼,还积极组织大家强身健体,他贴出《游泳启事》:“铁路之旁兮,水面汪洋。深浅合度兮,生命无妨。凡我同志兮,携手同行。晚餐之后兮,游泳一场。”这正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由来。易昌陶病故使毛泽东痛失好友,他发布《征友启事》,“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罗章龙便是这样结识的好友。1918年,当罗章龙启程赴日本留学时,毛泽东赋诗《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表达“君行吾为发浩歌”的深厚情谊。

  愤世嫉俗,惊涛拍岸

  1912年秋天,毛泽东在湖南省立图书馆大厅的墙上,第一次看到《世界坤舆大地图》。世界如此之大,给了他强烈的心灵震撼,他觉得世界上的事、中国的事太值得研究了。读报成为他了解世事、洞察时局的重要方式。面对复杂多变的时局,一般人只是议论纷纷,常常困惑不解,而他却看得清楚,而且还能把事情的是非曲直分析得鞭辟入里,他因此被同学们誉为“时事通”。

  毛泽东进入一师时,中国正处于令人窒息和痛苦的黑暗岁月。1915年1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以赞助袁世凯称帝为诱饵,提出了吞噬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5月7日,日本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答复签订“二十一条”。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于5月9日悍然接受了除个别条款外的无理要求。一师学生义愤填膺,将几篇反对卖国条约的言论编印成册,题名《明耻篇》。毛泽东在其封面上写道:“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四言诗·〈明耻篇〉题志》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一幅毛泽东诗词手迹,也是毛泽东以诗词方式的第一次政治发声。他以此诗号召学子,要立志为国报仇雪耻。诗人强烈的愤恨与志向溢于言表,语言简练,铿锵有力。

  志同道合,别绪离愁

  “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同年,我和杨开慧结了婚。”《西行漫记》中,毛泽东的这两句话,对毛泽东的人生有重大影响:前者关乎“立业”;后者关乎“成家”。毛泽东是革命家,婚后生活聚少离多,夜深人静之时,也不免爱而相思,相思而愁,因愁落泪,1921年写的《虞美人·枕上》正是这种心境的诗意表达。“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这是毛泽东诗词中纯粹属于婉约格调的作品,意境凄清苍凉,情感真挚感人。恰恰因为有这样一首道尽人间情思的款款心曲,毛泽东才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可亲可敬。

  1923年底,毛泽东奉中央通知离开长沙去上海,准备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临行前,他饱含深情给杨开慧写下革命激情与儿女柔情有机结合的《贺新郎·别友》。“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上阕表达与杨开慧无限依恋的惜别之情。“算人间知己吾和汝”,是对革命伴侣的高度赞美和深情抚慰。下阕写果敢前行的坚定意志和为远大理想比翼双飞的美好心愿。“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夫妻难舍难分,又不得不忍痛放下感情牵挂,毅然投身于革命事业。全词起笔于别情,收笔于革命,刚健中含柔情,婉约中寓豪放,使词的境界奔放崇高,使儿女情长得以激越升华。

  救国救民,上下求索

  毛泽东青年时,“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他以顾炎武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立志,取名“子任”。1917至1918年间,毛泽东写下人生誓言《四言诗·奋斗》:“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他常对人说,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个奇男子。1925年秋写的《沁园春·长沙》是青年毛泽东为寻求救国真理而上下求索的生动缩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毛泽东“独立寒秋”,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美秋景,反观内忧外患的残酷现实,从内心深处发出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气壮山河的诘问。

  1927年春,大革命失败,毛泽东愤懑吟成《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中国革命面临严峻挑战。毛泽东迅速摆脱“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的精神状态,“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他得出结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1927年写的《西江月·秋收起义》所纪实的历史事件,意义不同凡响,共产党人重打旗鼓另开张,从此中国人民有了为自己打天下的工农子弟兵,毛泽东开始了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引兵井冈。1928年秋写的《西江月·井冈山》昭示着毛泽东的革命道路探索水到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最终形成了燎原之势。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