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斗争的历史车轮从未停歇。当1945年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中力主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到1949年宣告“中国只能进到社会主义时代才是真正幸福的时代”,再到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出路,这其中暗含着两条道路的阶级斗争。
抗战胜利前夕,毛主席提出建立“各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联合政府,既是应对民族危机的务实之举,更是革命阶段的必经之路。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联合政府的目标绝非维持现状。
“不管国民党人或任何其他党派、集团和个人如何设想,愿意或不愿意,自觉或不自觉,中国只能走这条路。这是一个历史法则,是一个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趋势,任何力量,都是扭转不过来的。”
新民主主义的联合政府是转变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
经济混合结构:“节制资本”而非消灭资本,允许私有经济存在但限制垄断,国营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
阶级调和存患:联合民族资产阶级与开明士绅只是权宜,毛主席直言:“怀疑革命转变条件而希望短期过渡是错误的”。
中国最终要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主义这是确定无疑的。为何无法停留在联合政府?
底层诉求不可逆:土地改革已点燃贫农革命热情,广大农村要求彻底消灭封建剥削。毛主席指出:“占农村人口70%的贫下中农迫切要求集体化”。中国农民是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想要共同富裕的。
国际环境的倒逼:美国扶蒋反共与苏联援助形成鲜明对照。毛主席断言:“帝国主义断绝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之可能”。
政权本质裂变: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战争掌权后,必然要将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变革。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是社会主义政治的准备。”
在共产党的历史上,要说对中国国情调查研究,洞察最彻底、最透彻的只有毛主席,别无他人。
毛主席对中国国情的洞察,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才有活路和出路的预见是不可逆的。
经济维度:“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最高领导力量”,至1952年底,工业总产值中社会主义成份已占67.9%。
阶级维度:“工人阶级必须造就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1957年讲话),逐步清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影响。
世界维度:冷战的意识形态对抗中,毛主席指出:“谁要幻想搞资本主义社会,在当今时代必遭内外双杀”。
苏联解体,用惨痛的事实教训了那些想抱着美帝大腿的走资派;苏联人民的惨痛遭遇,用血的事实让民众清醒,当年毛主席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判断,为防止修正主义上台所做的革命斗争的伟大必然。
通过新民主主义扫清障碍,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避免拉美式依附型资本主义。
公有制经济基础强化了抵御全球资本风险的能力,确保在经济发展上人民掌握生活生产资料和贡献劳动成果。
共产党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党的领导干部信仰坚定,带领人民群众粉碎一切反动派及其阶级敌人。
历史就是“正反合”辩证运动。民主联合政府是特定历史时段的“合题”,而社会主义则是历史螺旋上升的必然归宿。
从毛主席的实践中,我们更是要清醒认识:在世界百年变局中坚持毛主席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历史的选择,更是未来的方向和保障。
谁要是走歪路、走回头路,一定会被历史所淘汰!也是人民所不答应的,也终将被人民所抛弃!这是历史规律。
是为读《毛选》第三卷之《论联合政府》一文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