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怀念追思

每年的9月9日,他都是中国人民最怀念的人!

2021-09-09 11:33:15  来源: 栩然说   作者:赵清 栩然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1

  小时候,每到9月9日,我都听奶奶回忆:“记得那年的9月9日,那一天大家听到了村里的广播,所有人都撕心裂肺的哭,有的人哭得站都站不起来,大家都说天塌下来了!”

  接着,母亲也回忆了当时的情景:“那时我们还是在农村的下乡知青,当时快国庆了,大家还在一起排练庆祝国庆的节目呢,就听到了村里的广播,大家都不排练了,都坐在田地上哭......”

  长大后,我终于明白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也明白了为什么那一天所有的中国人都在刻骨铭心的痛哭,只因一个老人的离开......

  自此之后,每年的9月9日,他都是中国人民最怀念的人!

  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他一直是“红太阳”般的存在,他的思想光芒照耀着整个中华民族持续奋进,他的形象注入到了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骨子里、灵魂里。

  无论是九死一生的万里长征,还是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无论是震惊世界的抗美援朝战争,还是形势危急的中苏交恶,不管中国人民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只要有他在,中华民族就有了主心骨。

  人民不是不会想到,只是不愿意去想一件事:强大如他,也有老去的那一天,也有离开的那一天。人会衰老,终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就算是太阳也会有下山的时刻,这本是自然规律,可那一天的中国人宁愿不相信这样的自然规律。

  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根本不相信世界上有什么“长生不老”的神仙,但当他真的离开之时,所有人真的放不下,放不下。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100年前他还是个年轻人,和其他年轻人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他将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共产党,奉献给了中国人民。

  10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依然带领着全国人民持续奋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他却已经离开了我们45年。

  在这个特殊年份的9月9日,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个彻底改变了中国面貌的世纪伟人——毛泽东

  2

  过去的岁月里,毛主席的身体一直非常健康、强壮,即使身体偶有不适也会恢复得很快。哪怕是挑战体力和健康极限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他也硬是凭两条腿走过来了!

  只是,任何人都不得不服老。

  当时间跨入20世纪的70年代时,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明显不如以前。1971年快入冬时,他被诊断为大叶性肺炎,肺部的疾病又影响着心脏。9月中旬,他的心脏病发作了一次,自此之后身体每况愈下,双脚经常严重浮肿,难以正常行走,经常需要身边人员搀扶。

  相比起身体健康状况的问题,更让毛主席难受的,就是当年与他一起打江山的革命同志们都步入了老年,一个个陆陆续续的离开,他时时感到悲凉和孤独......

  1972年1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共和国元帅陈毅同志溘然长逝,追悼会定于1月10日下午三点举行,地点在八宝山烈士公墓。

  这天中午,本该午休的时间毛主席却显得心神不宁。过了一会儿,他忽然问工作人员几点了。工作人员说快一点半了,他忙说:“调车,我要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工作人员赶紧叫车,又拿了衣服要给主席换掉睡衣,可他怕迟了就没换。就这样,毛主席里穿睡袍外穿大衣准时参加了追悼会。

  哀乐响起时,毛主席一次又一次弯下病重的身躯,一次又一次低下满头白发的头,对着鲜红党旗覆盖下的陈毅骨灰盒,深深地鞠了三躬,用虔诚的方式送行与自己共事多年的革命同志陈毅——

  “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陈毅同志是一个好同志!他为中国革命,世界革命立了大功,这已经作了结论嘛!”

  这一幕让人无尽心酸,现场所有人都看到了,毛主席自己的腰腿也不好,双脚肿胀,已经难以走路,每一次鞠躬起身时,都需要随行人员搀扶。

  陈毅的家人回忆起陈毅在弥留之际时,用尽全力说出的最后一句话:“......一直向前......战胜敌人......”

  毛主席不也是这样的心境吗?步入晚年时,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只是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了......他的心中,又想起了陈毅当年写下的诗词《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曾经,听到陈毅锵锵有力的朗诵着自己的诗词时,同样富有诗人情怀的毛泽东不禁拍手叫好,可如今呢?“英雄迟暮,雄心不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他知道,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辉煌年代终将过去,与他共同创造历史的人物们终将逐渐凋零......

  不但对待自己的同志如此,就算是自己对手的离去,他也心生思念。

  4月5日午夜,中国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因心脏病在台北士林寓所去世。工作人员非常高兴地将这一消息报告给毛主席,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毛主席并没有显示出高兴的神情,而是一脸凝重地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蒋介石追悼会在台湾举办的那天,身处大陆的毛主席沉默庄严地把张元干的送别词《贺新郎》的演唱录音放了一天。这首词只有几分钟长,反覆播放便形成一种葬礼的气氛。毛主席时而静静地躺著听,时而用手拍床,击节咏叹,神情悲怆。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原文是“举大白,听金缕”,表示满腔悲愤,无可奈何,只能借饮酒写词听唱来消愁。

  为蒋介石送葬后几天,毛主席仍念念不能释怀,下令把这两句改为“君且去,不须顾”,重新演唱录音。

  这一改,使送别的意味达到高潮。

  这两位缠斗多年的政治对手,在耄耋之年时却经常隔着台湾海峡互相回忆着对方,此时,毛泽东向蒋介石做了最后的告别。

  3

  1973年夏末秋初,党的十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正是毛主席行走不便的时候。毛主席那时不适远行,可是对于党的十大这样重要的政治活动,作为中共中央主席、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当然是无法回避的。

  为确保肺心病已很严重的毛主席顺利走上十大开幕式主席台,工作人员提前将他移住人民大会堂118厅,医护人员在该厅地下室特设了一个随时可应急的供氧中心。

  在党的十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当天,毛泽东自始至终安然无恙地坐在主席台上,更让人庆幸的是,他坐在主席台上并没有出现严重缺氧。

  只是在这次会议上,一贯喜欢站起来鼓掌的毛主席,尽管几次想像从前那样站起来当众鼓掌,然而均因浑身乏力而没能成功。

  散会时,出于崇敬,当时出席大会的多数代表都等着毛主席先退场,但他们都不清楚毛主席已经病体沉重,而且毛主席在代表们之后再退场也没有先例。面对这样有点尴尬的局面,毛主席只好说:“你们不走,我也不好走。”

  此时,周恩来总理机智地当众站起,面对台下那些静候毛主席首先退场的代表们频频招手,他大声地对代表们说:“请代表们先走,主席目送大家退场!”

  在周总理的巧妙安排下,直到所有代表都退出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才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回到他在大会堂的下榻之处。

  那时周总理的腿脚看起来还稍显硬朗,但其实他此时也是身患重病,也是强撑着病体参加大会。

  1974年5月29日,周总理陪同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会见毛主席,会见结束时,毛主席送客走到门边,和站在旁边的周总理目光相遇,瞬间,一脸的微笑飞逝而去,立刻忧伤地垂下眼帘头稍稍地低着,苍老的脸上布满愁容和病容。

  已经十分消瘦的周总理用温馨睿智的双目深情地正视着毛主席,两位携手近半个世纪的老人好像心有灵犀一般,彼此之间慢慢地伸出手,再次握在一起。

  也许,只有他们两人才知道此次握手的深切意味,一切尽在不言中。

  即使是旁人也没有想到,这是周总理最后一次走进毛主席书房,也是两位最亲密革命伙伴的最后一次握手。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与世长辞,举国悲痛,山河咽泪。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后,此时也已进入暮年的他,也始终难以释怀,他久久地望着天花板,泪流满面。

  1月14日当毛主席拿到总理的追悼词时,回想这两人几十年的风雨共济,不禁潸然泪下,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喃喃自语的说:“恩来啊,你还是走啦!”一边却又不止地流泪,顺着眼角打湿了枕头。

  1月15日下午三点,周总理追悼会按期举行。此时坐在沙发上的毛主席从收音机里听到悼词,再一次潸然泪下。

  “我想去,但是腿已经不听我的了。”

  4

  周总理追悼会的时候,另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同志还是赶到了现场,见了周总理最后一面。

  当时周总理去世的时候,朱总司令身边的人都没敢说,但他还是听了广播之后知道了。他不顾身边医务人员的劝阻,趁着腿脚尚且硬朗,一定要来到追悼会现场。

  等他来到追悼会现场的时候,看到周总理就那样安静的躺在鲜花中间,朱德眼泛泪光走上前,轻轻的喊了两声“恩来”,最终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他深吸一口气,后退一步,敬礼。

  当时,在场人员全被感动的流泪,全国人民得知后也被老一辈革命家的深厚友谊所感动。只是,岁月留给朱老总的时光也不多了......

  1973年12月21日,朱老总参加了中央军委会议,毛主席在他的住所会见了参加会议的人员。当毛泽东见到朱德这位许久未见面的老战友时,要站起身来迎接。穿着一身深色中山装的朱德见状,赶紧加快步伐走到他的面前……

  两位巨人又见面了,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1928年4月28日“井冈山会师”时,二人第一次见面时就把双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时光荏苒,此时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毛泽东拍着身边的沙发,请朱德紧挨着自己坐下。这时,毛泽东满怀深情地向朱德问候道:“红司令,红司令你可好吗?”朱德仍用他惯用的四川话,兴奋地回答:“主席,我很好。”

  毛泽东拿起一支烟,划火柴时似乎思考了一下,深深吸了一口之后,高声对朱德说:“有人说你是黑司令,我不高兴,我说是红司令,红司令。”

  毛泽东意味深长而诙谐幽默的话,惹得在场的人都不由自主地点起了头。接着,毛泽东又风趣地说:“没有朱哪有毛,朱毛,朱毛,朱在先嘛。”

  当时的气氛十分融洽。可是,谁也未曾想到,这竟然成了朱德和毛泽东的最后一次见面。

  1976年7月6日,朱德同志与世长辞,经历了无数磨难的中国人民继周恩来总理逝世之后,再次陷入悲痛之中。

  此时,毛主席也步入了生命的倒计时,在中南海的寓所里,毛主席刚刚从昏迷中被抢救过来,就听到了噩耗。半晌之后,他用微弱、低哑的声音问:“朱老总得的什么病?怎么这么快就......”

  在沉默了很久后,毛主席嘱咐身边人一定要妥善料理朱德的丧事。

  毛主席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他知道过不了多久,又可以与老战友们相聚了,他开始频繁回忆往事。常常在不经意间用只言片语说起往事,还经常让工作人员把一些旧照片拿来反复地看。

  他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与周恩来、朱德等老战友们并肩作战的辉煌年代:

  忆当年,金戈铁马西风。摧枯拉朽东方红,血旗漫卷长空。南征北战,外辱内讧,挥手自兹去,独立乾宫,黎民千家与共?

  对于死亡,毛主席看得很洒脱。他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就引用过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5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阵突如其来的地动山摇,将唐山这座中国重工业城市夷为平地,强烈程度让大半个中国都有震感,北京地区也被严重波及,中南海红墙内的毛主席也未能幸免。

  在听完“唐山大地震”的汇报后,毛主席勉强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吩咐身边工作人员:“一定要快速处理,尽快安排好灾区人民的生活。”

  8月18日,经毛主席圈阅,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批阅文件,他还想为中国人民多做些什么,只是身体不允许了。

  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毛主席心存着“落叶归根”的最后愿望,提出回湖南韶山休养。鉴于他的健康状况恶化,常处于昏迷状态,中共中央政治局没有同意他的这个要求。一旦身体好转,可回家乡休养。

  只是,他的身体再未好转过,他再也没有回到故乡韶山。

  1976年9月2日傍晚,毛主席发生第三次心肌梗塞,这次心梗要比前两次严重,面积也有所扩大。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他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反复了好几次。

  清醒时,他示意要看材料,当工作人员听不明白要看什么材料时,他在纸上画了三横,又用手敲木质床头,工作人员明白是要看有关日本自民党总裁、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的材料。在工作人员帮助下,他只看了几分钟,又昏迷过去。

  9月8日夜,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分组前来告别,依次走到毛主席病床前,毛主席以眼神示意,一一握手。同叶剑英握手的时间,比其他人都长一些,嘴唇微微翕动,想说什么却没有力气说出来。

  之后,毛主席再次感到心脏不适,他说了生命的最后一句话:“我很难受,叫医生来!”医生们赶来以后,急忙把一枚氧气管小心地安放在他的鼻口处,几分钟后毛主席的呼吸又开始恢复正常。但他从此便陷入了长久的昏迷之中。

  9月9日零时十分,毛泽东主席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这是让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一天,当大家听到广播时都悲痛万分、泣不成声。据很多经历过那个时刻的人回忆,当时有很多比毛主席年龄还大的老人们,一听到消息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站都站不起来,嘴里不断的哀嚎:

  “天塌下来了!”

  天终究没有塌下来,对于中华民族未来的进程,毛主席从来都是充满信心的。他始终相信,在他这代共产党人之后,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将继续带领中国走向辉煌: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在他心中,自己一直是个“教员”:

  “什么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讨嫌!统统去掉,只剩下一个Teacher,就是教员。因为我历来是当教员的,现在还是当教员。其他的一概辞去。”

  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落山了。9月10日,新一轮的红日将会在东方冉冉升起,这一天正好是教师节。

  每年的9月9日,他都是中国人民最怀念的人!

  每年的9月10日,都是教师节。

  上一代“教员”离开了,无数个新一代“教员”将继续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不必时时怀念我,也不要指望我回来,我离开以后,你们就是我,人民万岁!”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