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怀念追思

陈先义:拜访毛主席的石干娘

2024-03-19 14:33:45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陈先义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驱车出了韶山景区,我们在好战友老朋友孟彦的带领下,一行三人,沿着曲曲弯弯的山路,朝着一个名叫唐家坨的地方驶去。

  毛主席的“石干娘”

  此行我们将去叩访一块石头,一块被毛主席拜为“干娘”的石头。

  要去的这个唐家坨,虽然与韶山冲只隔着一座山,但山路崎岖,爬起来并不轻松,曲折蜿蜒。一路我们不断打听路线,车开了足有将近四十分钟。

  快到唐家坨的时候,发现路边已经有了指示的路标,上边标明“唐家坨”字样,这样就方便多了。于是我们很快便找到了矗立路边的一块巨石。这块紧挨路边矗立的巨石,其实在其附近仅有一片很小的丘陵,并没有什么高耸的山峰。不知道这样一块巨石为何独立于这片并没有巨石陨落环境的山峦。它到底怎么移动到这儿的?为什么矗立这里岿然不动?不过,这或许是千年万年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既无历史记录,更无什么可以考证的史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杰作。

  但是,毛主席幼时,长辈们偏偏给他认了这块石头做干娘。如今,三四米高的巨石之上,已经爬满了开着小花的藤萝,远看就像一丛巨型绿植。

  这巨石附近的村庄就是毛主席的外婆文家,这个名为唐家坨的地方,与毛主席家乡的韶山虽然并不远,仅仅只隔了一座山,但已经是属于湘乡县管辖,与韶山相隔十余华里。

  我们之所以走了四十分钟,主要是怕走错路,不断问路耽搁了时间,其实如果路熟悉的话,十几二十分钟便可到达。毛主席的母亲文氏,1867年出生在湘乡这个叫唐家坨的地方。这个唐家坨,村子不算大,稀稀落落的在高低不平的丘陵地带,散落着一些农家屋场。时令三月,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放眼望去,村外田野一派金黄,在这个气温依然不过十几度的南方,给人许多春天的暖意。

  毛主席与母亲文素琴合影

  毛主席的母亲在家中排行为七,故小名就叫文七妹。文七妹小时没有念过书。长期以来,人们大都认为毛主席的母亲连名字也没有。其实,文七妹是有名字的。1966年,我曾经到过韶山,那时就知道从长沙、北京来的红卫兵就毛主席的母亲没有名字的事情询问过毛主席故居的讲解员,说毛主席母亲是有名字的,你怎么说没有名字呢?毛主席在与斯诺的谈话时早就说过,自己的母亲叫文其美。

  后来查阅,确实发现这个文其美载于斯诺谈话记录。这到底怎么回事?后来的考证才知道,那是1936年毛主席接受斯诺采访时,担任翻译的是河北人黄华,因南北口音差异,黄华硬是把毛主席母亲的名字文七妹,翻译成了“文其美”,这样文其美便作为文字留存下来。

  其实,据后来更加可靠的资料证实,文七妹确实是有名字的,不过不叫文其美,而是叫文素勤。这确实是有史实可以作证。1939年,毛主席的大弟毛泽民在苏联养病时,在填写自己的履历时,在母亲一栏里,填写的就是“文素勤”。

  至于母亲为什么给儿子毛主席认了这么一块石头做干娘,又为什么选择在外婆家?这就说来话长了。唐家坨的乡亲们是这样给我们解释的,他们说,文素勤为什么嫁给韶山毛家,这可真有故事。因为文家的祖坟在山那边的韶山,每次去祭奠扫墓,都要走好远山路。那么远的山路,就想在韶山找个落脚点。怎么找落脚点呢?最好有一门韶山的亲戚,所以长辈们商量,就选择把文素勤嫁到了韶山毛家于毛贻昌为妻。

  在1893年毛主席诞生以前,文素勤曾育有两男两女,但是长子次子和两个女儿都不幸夭折了。这对文素勤打击很大。毛主席刚刚出生,她太害怕新生的儿子出意外了,极为担心。听人说,如果拜个石头干娘,方能免除风险。于是毛主席的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儿子,与毛主席的舅舅就一起选择了这块巨石拜为“石干娘”。面对巨石,母亲文素勤替儿子叩拜后发愿:为保此子平安,立誓从此素食,永不杀生。

  毛主席的母亲文素勤说到做到,从此便成为非常虔诚的佛教信徒。

  毛主席少年时光,有一段时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对外婆家感情很深。后来人们便叫这块石头为“观音石”,毛主席从少时也便有了另外一个小名,叫石三伢子。很多人还叫转了音,叫成了“十三伢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因为毛主席拜巨石为干娘,在兄弟中,包括先前夭折的两个哥哥,毛主席排行为三,故称为“石三伢子”。

  母亲文素勤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的信仰对毛主席影响很大。那还是毛主席少年时,母亲文素勤得了一场重病,毛主席还远赴衡山,拜佛求佛,为求母亲能够平安。可见母亲对毛主席影响很大。不仅信仰,而且,毛主席相貌更加与母亲相像。母亲性格宽厚、善良,美丽而智慧,有一双佛陀般慈祥的眼睛,长着中国最为典型让人最为羡慕的梨子型脸庞。所以,后来不少人的评说中,在谈到毛主席父亲母亲时,人们更多认为毛主席的相貌更多遗传母亲的基因。

  还在1956年,那年的6月25日下午,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韶山,这一次,毛主席在家乡整整住了三天,28日下午临行前,毛主席要请亲戚们吃一顿午饭。饭前他问道:“亲戚们都全到了吗?”大家回答,“都已经到齐了!”而毛主席环顾四周,幽默地说:“不对呀,我的石干娘还没来嘛!”在大家谈笑声中,毛主席与亲人们度过了一次难忘的故乡之行。

  毛主席对故乡感情很深,即使在革命最为紧张的日子,他还曾惦记着外婆家的亲眷们。毛主席外出革命后,母亲有很长一段时间住在外婆家。母亲生病,由舅舅、舅母们细心照料。唐家圫的墙壁缝里,藏着有好几封毛主席写给舅舅的信。其中有一封是1919年4月28日,毛主席从北京回到长沙接母亲去治病,写信向舅父母报告母亲病情的:

  家母久居尊府,备蒙照拂,至深感激。病状现已有转机,喉蛾十愈七八;疡子尚未见效。来源本甚深远,固非多月不能奏效也。甥在京中北京大学担任职员一席,闻家母病势危重,不得不赶回服侍,于阳历三月十二号动身,十四号到上海,因事勾留二十天。四月六日由沪到省,亲侍汤药,未尝废离,足纾廑念。

  还有一封是1922年11月,毛主席在长沙主持中共湘区委员会和中国劳动组合部长沙分部工作时写的。当时有朋友回乡,他修书致候:

  舅父母大人尊前:

  久不通信,疏忽得很。二位大人谅都人好,合室谅都安吉。甥在省身体尚好,惟学问无进,甚是抱愧。刘先生回乡之便,托带片纸,藉当问候。有便望二位大人,临赐教诲为祷!

  由这些信件,足见毛主席对外婆家感情至深。但即使如此,在关于公私的原则问题上,毛主席从来都没有运用哪怕一丝一毫的权力为私人办事。特别是在毛主席担任新中国党的领袖以后,外婆家也曾因为私事相求,比如求官求职找工作,毛主席都婉言谢绝,讲清自己是共产党的领导人,应该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和规定。

  作者陈先义在石干娘前留影

  寻访石干娘,我们听到一个又一个关于石干娘以外的故事。睹物思人,我们悟到一个寻常讲了多少遍却而很少有人把它认真去做的话,那就是一个共产党人要时时刻刻把人民利益装在心里,把天下大事当作自己的事。以人民为中心,这不是一句空谈,而是扎扎实实的实践。在石干娘的护栏内侧,我看见两个叩拜时燃香的石质箱槽,里边已经香灰满满,足见此石香火之旺。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唯物主义者,他是不会相信这些的。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相信,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是对一代领袖,对于由他开创的党的良好作风,这是一种最好的怀念、记忆和传承。

  曾经见证历史的石干娘,人民永远感谢从你身边走出的这位历史伟人。

  【文/陈先义,红歌会网专栏学者,著名文艺评论家、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原载昆仑策网。】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