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评述毛泽东

毛泽东与陕北公学,先后11次到校讲话,明确指出“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

2023-01-17 10:40:43  来源: 党史博采   作者:孙国林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抗战时期有一句流行很广的话:“武有抗大,文有陕公”,道出了抗大和陕北公学这两所学校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陕北公学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立较早的一所统一战线性质的大学。李维汉说:“陕公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亲切关怀下创立的。特别是毛泽东,他在繁重的工作中,还常对学校的任务、办学方针等关键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的确如此,毛泽东先后11次到该校讲话,6次题词,还为它选干部、定方针,对陕公的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这所直属中央的学校,培训学员11000多名,取得了培养干部、创造经验的巨大成绩。当年,毛泽东在一次演讲中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对它作了很高的评价。

  指导陕公创立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出席。会议在讨论“十大纲领”第8条“抗日的教育政策”时,毛泽东等提出应该发展国防教育,创办一些适应抗战需要的学校,培养抗日干部。

  经过讨论,会议形成了共识:抗大培养军政干部,党校培养党的工作干部,另外创办一所陕北大学(简称“陕大”),培养财政、经济、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以及边区建设所需要的各种地方干部。同时决定陕北大学直属中央领导。

  当时,正值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陕北特区办大学这件事,需要呈报南京政府核准。结果南京政府以边区地域小、已有抗大等“理由”,不同意再办“陕大”。经过研究,找到了“缝隙取胜”之计: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将拟办的这所学校改称“陕北公学”(简称“陕公”)。因为大革命时期,党在上海办过中国公学,现在的“陕北公学”是沿袭旧例。同时,陕公不是招收中学生进学校,而是留学生、大学生、中小学生兼收,叫“公学”更符合实际。这样,南京政府只得批准陕北公学开办了。事后,毛泽东高兴地说:斗争之计,用脑子总是可以想出来的。

  战争年代的工作作风雷厉风行。在毛泽东的关心下,1937年8月,陕公筹备组成立。其成员是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张云逸、成仿吾等。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富春负责协调。找校址,调干部,拟订招生计划,在报刊上发布招生简章等工作,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1937年9月1日,一所新型的学校——陕北公学,便在延安附近的杨家湾诞生了。

  陕北公学的领导班子和主要干部,都是由党中央任命的。毛泽东邀来成仿吾谈话,讲了中央建立陕公的决定和意义,并请他出任校长。接着,他们又交谈了关于办学的一些具体问题。罗迈(李维汉)任党组书记兼关中分校校长。这是一个强有力的班子,成仿吾1926年入党,曾留学日、法,是二十世纪20年代新文学运动中创造社的中坚。后来做党的宣传工作,在江西苏区担任过党校教员和教务主任,参加了长征。他既是文学家,又是有丰富经验的革命家和理论家。李维汉则一直在党中央担任重要领导职务。陕公的教师,也是中央和毛泽东帮助解决的。初期的主要教员有著名学者周扬、何干之、艾思奇、何思敬等。此外李凡夫、张如心、李培之、吕骥、宋侃夫、李唯一、何定华等有专长的人士也到校任教。与此同时,还聘请王若飞、陈昌浩、陈伯达、杨松、吴亮平、王观澜等,到校讲专题课。毛泽东、陈云、张闻天、李富春、凯丰等中央负责人,也经常到校作报告,关心和指导着陕公成长。

  当时延安的学校都有校训。毛泽东亲自为陕公制定了校训:“忠诚、团结、紧张、活泼”。他还审定了成仿吾作词、吕骥作曲的校歌。歌词是:“这儿是我们祖先发祥之地,今天我们又在这里团聚。民族的命运全担在我们双肩,抗日救亡要我们加倍努力。忠诚,团结,紧张,活泼,战斗地学习!努力,努力,锻炼成胜利的骨干。我们忠实于民族解放事业,我们献身于新中国的建设。昂首看那边,胜利就在前面!”

◆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上作报告。

  此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讨论陕公的教育方针、教学问题。1939年3月4日政治局开会时,毛泽东指出,陕北公学是一所统一战线性质的学校,像过去的上海大学。

  来校讲话11次,谆谆教导指方向

  毛泽东对陕公的成长倾注了很多心血,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他先后11次来校讲话,指导着陕公健康成长,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陕公成立一个多月后的1937年10月19日,学校举行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毛泽东应成仿吾之邀,第1次来陕公作报告,题目是《论鲁迅》。但他在讲话开头的一大段是讲陕公。他说:“陕北公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抗日先锋队。当着这伟大民族自卫战争迅速的向前发展的时候,我们需要大批的积极分子来领导,需要大批的精炼的先锋队来开辟道路”。“我们现在需要造就一大批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到底的先锋队,要他们去领导群众,组织群众,来完成这历史的任务”。接着,他谈鲁迅,说:“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的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他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尤其在他的晚年,表现了更年轻的力量。”“他用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了丑恶的帝国主义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他在文艺上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在革命队伍中是一个很优秀的很老练的先锋分子。我们纪念鲁迅,就要学习鲁迅的精神,把它带到全国各地的抗战队伍中去,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1937年11月1日,陕北公学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第2次来校讲话。那时延安许多学校都是先开学,后“典礼”,招来学生就上课,追求高效,早出人才。然后,再找合适的时机,请中央领导人与有关单位的来宾参加,举行一个隆重热烈的开学典礼。这天,全校师生500余人坐在操场上,聆听毛泽东作《目前的时局和方针》的讲演。他说:“你们要我讲时局问题,趁着你们开学的机会,我就来讲一讲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与你们有密切联系的,因为学习的人、教育的人都是为着一个目的,这就是挽救民族与社会危机。”接着,毛泽东指出了现在的形势和目前时局的根本方针。毛泽东还阐明了培养干部的重要性:说党要造就大批干部,他们有革命理论,有牺牲精神,是革命的先锋队。只有依靠成千上万的这样的干部,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方法,才能实现全面的全民族的革命战争,最后战胜敌人。

  1938年1月13日,毛泽东第3次到陕北公学,作关于时局中几个问题的讲话,主要讲了两个问题。第一,当前和今后的困难是什么?现在的困难是中国打了几个败仗,失掉一些地方,形成军事上的暂时失利,引起国内一部分人的“主和论”。将来还会有物质上的困难。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办法,应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阵地战为辅,应该普遍地发展游击战,游击战使敌人灭亡不了中国。“和”是没有出路的。第二,中国能不能克服这些困难,中国能不能进步?他指出,只要了解困难,不怕困难,有牺牲精神,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困难虽然很多,但进步是会到来的,因为战争能够改变一切,改变人,改变全国的不良状况。世界上没有比战争更大的能够改变人的力量。

  3月3日,陕北公学第六、七、八、九、十队同学毕业,毛泽东第4次来校参加毕业典礼并讲话,题目是《对陕北公学毕业同学的临别赠言》。他说:“陕公是全中国的一个缩影,有陕公中国就不会亡……你们是进步分子,是创造新中国的分子。因此,陕公代表着中国的统一战线,是中国进步的一个缩图。”“我们陕公的方向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走这个方向便须有坚定的意志和在艰难困苦的斗争中不怕牺牲一切的精神”,“中国抗日的总的方向必然是胜利的”。毛泽东还说:你们在陕公学到一种政治方向,一种工作作风。同学们毕业后,应该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还要铲除那种认为“一天就要胜利”的急性病。毛泽东最后说:“今天的临别赠言就是这些。你们……毕业出去以后,无论在前方后方,内线外线,都要努力去创造无数大大小小的抗日根据地,从建立山西的五台山,到建立全中国的五台山,争取最后的胜利。”“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

  3月29日,毛泽东第5次来陕公,对第十一至第二十队学员讲抗日游击战争问题。他说:有了人民、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进步这三个条件,中国不会亡国。有人说地方太小了,好的地方已被敌人占去,即使抵抗也不行。然而我是“顽固党”的最后胜利派,仍旧主张我们会胜利。王羲之说“大块假我以文章”,岂只大地方可以做文章吗?小块也行。有人说中国亡了,我说不会亡,城市亡了,乡村未亡;大路亡了,小路未亡;白天亡了,夜里未亡。抗战不仅需要大大发展共产党,而且需要非党布尔什维克,例如鲁迅就是非党布尔什维克。

◆陕北公学的学生在听报告,了解当时的时局与最新形势。

  4月1日,陕公1600多人集会,举行第二期开学典礼。毛泽东第6次莅临该校讲话。他说:“今天陕北公学开学,我应当送点礼物。但是,我没有多少东西,只能送给你们两样礼物。第一件,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第二件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他还说:“你们这样的一千五六百人,为什么不到别处去,而到这里来呢?”“这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中央在这里。”“共产党为什么被你们信仰,又被日本帝国主义和某些人讨厌呢?”因为中国共产党“有它的特点,也就是人所不及的地方”。这特点就是:第一,有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第二,“共产党也有它的作风,就是艰苦奋斗!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家的作风”。毛泽东的话音一停,陕公教育长邵式平领着师生们高呼:“接受毛主席的礼物!”“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学习艰苦奋斗!”气氛异常热烈。这次讲话的核心内容,成为后来毛泽东提出抗大教育方针的重要过渡。

  4月5日,毛泽东第7次来陕北公学,作关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问题的讲演。对两党为什么能够第二次合作、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统一需要一个共同纲领和国共两党应互相尊重等问题作了阐述。同时,驳斥了有人借口“统一”要取消共产党的谬论。他说:目前谁也不能吞并谁,国民党要取消共产党是不可能的。两个不同的政党要统一起来就要有一个桥梁,组织一个共同的委员会,或者是另外组织一个党,国共两党都参加进去,作为统一战线的上层组织。

  5月7日,毛泽东第8次来陕北公学,对即将毕业的第二期学员讲话。主要内容是关于张国焘叛党及其被开除党籍问题。他列举了张国焘所犯过的“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分裂党的错误事实,指出张国焘一贯是两面派,这次叛党是被资产阶级引诱所致。他最后说,张国焘叛党在全党可引为教训,我们每个同志都应当坚定革命的旗帜,不怕困难,坚决奋斗。

  6月27日,毛泽东第9次来陕公讲话,专门讲抗日战争的基本规律和党的基本战略——持久战问题。他将《论持久战》著作中的基本观点,向学员们作了介绍,并讲了保卫武汉问题。

  1939年7月,中央决定陕公、延安工人学校和鲁艺、安吴青训班的部分人员合并,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开赴敌后办学。7月9日,毛泽东第10次到陕公作报告,送别即将开赴敌后的同志。他坐一辆华侨捐献的汽车,到了桥儿沟天主堂西侧广场前面,进到场院东首中间的讲演桌边坐下。那时没有扩音器,陕公几千人密密麻麻地紧紧挤坐在毛泽东周围,屏声息气地仔细聆听着他讲的每一句话。毛泽东谈笑风生,边讲,边走动,边做手势。他号召同志们:“深入敌后,动员群众,坚持抗战到底。”他引用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里一个故事作比喻说:“当年姜子牙(姜太公)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象、打神鞭等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赠你们三样法宝:第一个法宝是统一战线。毛泽东说:现在时局的特点是妥协投降分子要闹分裂,我们就以抗战的进步、全国的团结、坚持统一战线来对付。一定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国共长期合作。抗日民族战线是战略的,又是策略的。从规定革命力量的相当布置计划,决定无产阶级的主要打击方向这一点来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战略的。它规定战略任务,调动同盟军。第二个法宝是游击战争。你们不要看轻“游击战争”这四个字,这是我们十八年艰苦奋斗中得来的法宝。斯大林说,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中国现在的革命,是要把日本打出去,没有武装斗争,其他就没有办法。第三个法宝是革命中心的团结。这是指共产党要与共产党的同情者好好地团结。没有革命中心的团结,别的法宝就不能使用。

  毛泽东讲完话后,由华北联合大学女同学邓寿雨代表华北联大,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宣读了“告别延安,奔赴前线的决心书”。之后,毛泽东高兴地接过了决心书。这时,同学们振臂高呼:“到敌人后方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许多同学涌过来,拿着笔记本要毛泽东题词。毛泽东笑着写上“打日本,救中国”或“抗战到底”等,并署了名。后来涌上来的人太多,毛泽东只好在笔记本上签上“毛泽东”三个字。

  7月11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公为华北联大开赴敌后举行欢送晚会。可容纳800人的陕公礼堂,座无虚席。毛泽东和其他政治局委员差不多都莅临,还有中央各部门的许多负责人。这是毛泽东第11次来陕公,并作简短临别赠言讲话。当晚,他还会见了在陕公学习的杨开慧的侄女杨展。杨开慧1930年牺牲时,杨展只有10岁。1938年她辗转来陕北栒邑,入陕公分校学习,1941年在河北平山县反“扫荡”中英勇牺牲。

  第二天,华北联大的师生们,高唱着战歌踏上征程,离开延安,向华北挺进。

  题词含义深,通信亦感人

  毛泽东为陕公的题词很多,有确切记载的有以下几次。这些题词,体现了毛泽东对陕公的关怀。

  1937年10月23日,毛泽东为陕公作了著名的长篇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这是对于陕公办学目的的指示,也是对陕公学员的殷切希望和要求。

◆毛泽东参加陕北公学的集会。

  1938年1月30日,第一期学员毕业,毛泽东为他们题词,这是他为陕公的第2次题词,内容是:“勇敢向前,牺牲一切,为着驱逐日寇、解放中国而斗争!”这依然是从抗日大局出发,对陕公提出的培养目标的要求。

  2月22日,毛泽东第3次为陕公题词。这次是为第六、七、八、九、十队学员毕业题词:“为战胜日本解放中国而奋斗到底。”为毕业学员指明了今后的任务和方向。

  3月10日,毛泽东第4次为陕公题词。陕公为争取各界对学校的援助编了一本小册子《援助陕公》,请毛泽东题词一并出版。毛泽东的题词是:“陕北公学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因为它为着抗日救亡而设,因为它收纳了全国乃至海外华侨的优秀儿女。维持这个学校的任务,我认为也应当是全国乃至海外华侨一切爱国人士的。因为这个学校并无任何公私财政基础,教员学生们都只吃小米饭,而且不能经常吃。”直接出面呼吁海内外支持一个学校,这是毛泽东一生唯一的一次。

◆毛泽东在作报告。

  除了题词,毛泽东还与陕公的教师们以通信的方式,保持着密切联系。或是讨论一些学术问题,或是给以思想、生活方面的关怀。1939年1月17日,毛泽东致信陕公教授、中国问题教研室主任何干之,谈对中国历史的研究问题。信中说:“干之同志:看了你的信,很高兴的。我们同志中有研究中国史兴趣及决心的还不多”,“你又想作民族史,这是很好的,盼望你切实地做去。我则有志未逮,我想搜集中国战争史的材料,亦至今没有着手。我的工具不够,今年还只能做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学,经济学,列宁主义,而以哲学为主。将来拟研究近代史,盼你多多指教”。“你研究民族史的三个态度,我以为是对的,尤其是第二个态度。如能在你的书中证明民族抵抗与民族投降两条路线的谁对谁错,而把南北朝,南宋,明末,清末一班民族投降主义者痛斥一番,把那些民族抵抗主义者赞扬一番,对于当前抗日战争是有帮助的。只有一点,对于那些‘兼弱攻昧’‘好大喜功’的侵略政策(这在中国历史上有过的)应该采取不赞同态度,不使和积极抵抗政策混同起来。为抵抗而进攻,不在侵略范围内,如东汉班超的事业等。你两本书如出版时,盼各付我一本。敬祝努力!”此信语气亲切,平等和蔼,如同朋友间的知心交谈。

  培育好校风,代代相传承

  陕北公学是党在延安时期创办较早的一所学校,也是成绩卓著的学校。它前后办学4年,为革命培养了万余名干部,创造了战争年代办学的经验,并形成一种独特的“陕公校风”。

  “陕公校风”是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形成的。陕公创办伊始,他为学校制定了“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校训。当时,成仿吾找到毛泽东说:你让我当陕公校长,我请你为陕公提出一个校训可以吗?毛泽东笑着说:你这是跟我交换条件啊?好吧,我想一下再告诉你。过了几天,毛泽东派人送来了那个“八字校训”。师生们同遵守、共奋斗,养成一种富有朝气和凝聚力的校风,李维汉将它概括为:团结友爱、斗志昂扬、乐观向上和脚踏实地。正是这种“陕公校风”,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奔向延安,进入陕公学习。许多中外人士著文,称赞陕公是一所“很有吸引力的学校”。

  毛泽东对陕公有很高的评价,他说:“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的确,陕北公学在党的历史和教育史上,树起了一座高大的丰碑,在烽火连天、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为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干部。它的办学经验和校风,不仅被后来成立的延安大学继承,而且随着华北联大的诞生传播着。全国解放后,华大改建为中国人民大学。这样,“陕公校风”又在首都的中国人民大学承续着,发展着。陕北公学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时代,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并发扬光大。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