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评述毛泽东

86年前的清明节,毛泽东为何撰写《祭黄帝陵文》?

2023-04-04 14:32:57  来源: 昆仑策网   作者:综合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1.jpg

【黄帝陵“人文初祖”大殿内的黄帝雕像】

2.jpg

【矗立于黄帝陵轩辕庙的毛泽东《祭黄帝陵文》】

  祭祀文化在我国起源甚早。《庄子·盗跖篇》说:“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后世要祭祀的第一人,自然非黄帝莫属。

  1937年4月5日,清明节。陕西黄陵县桥山黄帝陵,迎来了两拨特殊的祭扫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分别派代表,共同公祭黄帝陵。这是国共两党自成立以来,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共同公祭中华民族祖先黄帝陵。

  黄帝陵前,毛泽东、朱德委派的林伯渠,以鲜花水果之仪致祭民族始祖轩辕黄陵之墓。同祭的还有国民党中央党部特派员张继、顾祝同,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

3.jpg

【1937年4月5日清明节国共两党代表及各界人士在黄帝陵前合影】

  林伯渠和张继作为两党代表,在公祭仪式上分别宣读了《祭黄帝陵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中国共产党的《祭黄帝陵文》是毛泽东亲笔撰写的。

4.jpg

  次日,毛泽东撰写的《祭黄帝陵文》,在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上公开刊登发表。

  毛泽东为何在此时撰写《祭黄帝陵文》?

  其一自是要表达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日决心。从祭文看,除了高度精辟概括轩辕黄帝伟业,毛泽东在祭文中追溯了自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发动和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境界,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北上抗日”,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行程二万五千里,“万里崎岖,为国效命”,在抗日前线“备历险夷”,志在“还我河山,卫我国权”的抗日决心,表现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雄心壮志。

  祭文还提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的抗日主张,号召和呼吁“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共商抗日国是,共谋抗日大计,共同抗日救国。

  这篇祭文,实际上是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发布的号召全民族抗战的宣言书,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民誓为抗日救亡之先驱的“出师表”。正如《新中华报》编辑部所加按语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誓死为抗日救亡之前驱”。祭文发表几十天后,“七七事变”爆发,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奔向战场,共赴国难。

  而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参加1937年的公祭以及公开宣读祭文,也是通过这样一个特殊日子,呼吁两党团结统一,摒弃前嫌,促进全民抗日。

5.jpg

【1937年4月毛泽东在延安机场】

  事实上,毛泽东这篇《祭黄帝陵文》成文早于1937年4月。在3月29日毛泽东给知名记者范长江的一封信中,附寄了他新的政策主张与这篇《祭黄帝陵文》,并希望他“可能时祈为发布”,但由于当时政治原因,这篇祭文终未能在国统区报刊上发表。

6.jpg

【为祭黄帝陵文毛泽东给范长江的信】

  联络各方人事、表达政治主张,为寻求最大的政治共通性作铺垫,是毛泽东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法。除了致信范长江,毛泽东还致信斯诺,传递新的政策主张。

  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看,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在此之前,毛泽东也曾运用亲笔书信与各方人士积极联络,拉近笔谈双方的心理距离。

  1935年12月5日,毛泽东了解到杨虎城与第17路军的情况后,同彭德怀联名致信杨虎城。从书信的文言措辞可判断,此信出自毛泽东之手。而为了提升送信任务的成功率,毛泽东还致信第17路军总参议杜斌丞,称赞对方“不忘情于革命”“为西北领袖人物”,促其与杨虎城商洽,与共产党组成联合战线,并表达同沈克等东北军将领、甘肃邓宝珊联合的意愿。

  红军东征胜利后,毛泽东又分别致信阎锡山及其晋绥军部将,晓以统战抗日之民族大义。之后,毛泽东又分别致信杜斌丞、杨虎城,敦促对方明确表态。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抵达西安,意欲胁迫张、杨部进攻红军。第二天,毛泽东一日三书,分别致信冯玉祥、孙科、杨虎城,不放弃争取。在统战局势异常凶险的情况下,西安事变既势有必然又颇具戏剧性地爆发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毛泽东没有盲目乐观,12月27日,他致信韩复榘,希望在确定救亡大计等方面与对方有切实的合作。

  此次公祭后不久,“七七事变”爆发。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西洛川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制定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日的正确路线。会议结束之日的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国工农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全军共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3个师,共45000人。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中央军委发布上述命令的当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一行,从洛川县出发前往黄陵县拜谒了黄帝陵。当朱德一行来到黄帝陵拜谒时,毛泽东亲笔手书的《祭黄帝陵文》原稿,还原封不动地陈列在黄帝陵所在的轩辕庙内供案上。于是朱德一行一边仔细阅读毛泽东撰写的《祭黄帝陵文》,一边品味领会祭文的深刻内容。任弼时认真品味领会祭文的深刻思想后,言简意赅地指出:“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奔赴前线誓死抗日的‘出师表’。”

7.jpg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祭黄帝陵文手迹碑】

  附:《祭黄帝陵文》(全文)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来源:昆仑策网【综合】,资料选编自“河北党史”“光明网”“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等)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