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评述毛泽东

铁穆臻:毛主席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阶级两次分析的对比研究

2023-10-23 08:25:54  来源: 毛思想研究公众号   作者:铁穆臻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摘要: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主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根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阶级在社会生产关系所处的地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各阶级进行具体的分析,清晰的把中国社会各阶级划分为地主阶级、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回答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进行社会革命的过程中“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一问题。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毛主席逐渐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随着革命中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毛主席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更加深化。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主席更清晰的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阶级,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更清晰的方向。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分析法,阶级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

  一、毛主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为了找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总体的本质状况,确定团结和打击的对象,就要具体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各阶级的立场、对待革命的态度。

  毛主席的这篇文章,具体的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具体的特殊的情况,根据各阶级的真实状况,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学原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根据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阶级在社会经济生产关系所处的地位、根据当时中国各阶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具体状况,成功的综合判断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以下内容就是具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阶级分析。

  对社会各阶级具体分析的基本思路:

  根据各阶级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和其他阶级之间的关系)、具体的生活状况,推理出其政治立场、对待革命的态度。(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两大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地主阶级,主要剥削广大劳动人口——农民小生产者,欺压广大农民群众,并勾结国外的资产阶级形成买办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是反动的敌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的社会基础,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帝国主义扶植产生,压榨无产阶级,联合地主阶级,限制、压迫一切城乡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阶级敌人。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直接为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家服务并为他们所豢养的阶级,他们和农村中的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说:“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这些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他们始终站在帝国主义一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

  中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而且自身也剥削着无产阶级。所以,他们革命性比较弱,怕自身剥削无产阶级的权力被剥夺。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也受更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排挤、限制、打压,他们也有一定的革命性,需要对这些力量联合又斗争,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所以,毛主席评价:“中产阶级。这个阶级代表中国城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对于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他们在受外资打击、军阀压迫感觉痛苦时,需要革命,赞成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革命运动;但是当着革命在国内有本国无产阶级的勇猛参加,在国外有国际无产阶级的积极援助,对于其欲达到大资产阶级地位的阶级的发展感觉到威胁时,他们又怀疑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渴望反帝同时实现自己的全面统治,建立民族资产阶级专政——这纯属空想。毛主席说:“但是这个阶级的企图——实现民族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现在世界上的局面,是革命和反革命两大势力作最后斗争的局面。这两大势力竖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红色的革命的大旗,第三国际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集合于其旗帜之下;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国际联盟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反革命分子集合于其旗帜之下。那些中间阶级,必定很快地分化,或者向左跑入革命派,或者向右跑入反革命派,没有他们“独立”的余地。所以,中国的中产阶级,以其本阶级为主体的“独立”革命思想,仅仅是一个幻想。

  第三国际,也就是支持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共产国际。国际联盟,也就是国际帝国主义的一个联合组织。国际帝国主义坚决反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民族资产阶级无法依赖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而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的共产国际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中产阶级只有两条路——要不成为国际帝国主义的附庸,要不跑入坚持无产阶级利益为根本阶级利益的红色阵营。

  小资产阶级,包括自耕农,手工业主,小知识阶层——学生界、中小学教员、小员司、小事务员、小律师,小商人等。小资产阶级可以具体分为左、中右三派——第一部分是有余钱剩米的,经济地位接近中产阶级,对革命采取怀疑态度;第二部分是在经济上大体上可以自给的,对革命是中立态度;第三部分是经济上相对困难的,容易受革命宣传影响。对小资产阶级,需要联合、团结,因为在革命浪潮到来的时候,被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他们是有可能站在革命的阵营的。

  所以,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说:“小资产阶级的三部分,对于革命的态度,在平时各不相同;但到战时,即到革命潮流高涨、可以看得见胜利的曙光时,不但小资产阶级的左派参加革命,中派亦可参加革命,即右派分子受了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挟,也只得附和着革命。

  半无产阶级,包含绝大部分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小贩等。受这些半无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严重,分散经营个体经济,生活相对困难,是革命过程中可以团结的对象。受地主阶级严重压迫的半自耕农和贫农,是中国农村人口数量极多的群体。但是,毛主席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指出,半无产阶级之中也需要细致的进行区分。

  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说:“半自耕农、贫农和小手工业者所经营的,都是更细小的小生产的经济。绝大部分半自耕农和贫农虽同属半无产阶级,但其经济状况仍有上、中、下三个细别……较之自耕农的无求于人,自然景遇要苦,但是优于贫农……故半自耕农的革命性优于自耕农而不及贫农。”越贫穷、困难的半无产阶级,越具有革命性。半无产阶级之中的广大贫雇农,受地主阶级严酷剥削压榨,是革命团结依靠的重要力量。

  所以,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说:“贫农是农村中的佃农,受地主的剥削。其经济地位又分两部分。一部分贫农有比较充足的农具和相当数量的资金。此种农民,每年劳动结果,自己可得一半……勉强维持生活……故其生活苦于半自耕农,然较另一部分贫农为优。其革命性,则优于半自耕农而不及另一部分贫农。所谓另一部分贫农,则既无充足的农具,又无资金,肥料不足,土地歉收,送租之外,所得无几,更需要出卖一部分劳动力……极易接受革命的宣传。

  无产阶级,其工厂工业生产具有高度的集中性纪律性,以及由于他们毫无生产资料、受“三座大山”残酷压迫、绝了“财路”、除了革命别无选择,是最彻底、最革命的领导阶级。毛主席说:“第一个原因是集中。无论哪种人都不如他们的集中。他们(无产阶级——引者注)失了生产手段,剩下两手,绝了发财的望,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待遇,所以他们特别能战斗。”, “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能够领导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克服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狭隘性,克服失业者群的破坏性,并且还能够克服资产阶级的动摇和不彻底性(如果共产党的政策不犯错误的话)。

  一个大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包含许多特殊矛盾。这些矛盾各有其特殊性,不能一律看待。不仅要在矛盾总体上、各个矛盾的联系上了解一个大事物的矛盾特殊性,而且要从大事物之中各个特殊矛盾和矛盾的各个方面着手研究,才能综合了解物质运动过程的总体特征,抓住物质运动过程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从而真正做到的从实际出发,认清事物的本质。

  研究矛盾的不同方面,就是研究它们每一方面占何等特定地位,各用何种具体形式和对方发生相互依存又相互对抗的关系,哪个在对抗中占据主要方面。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为了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总体的本质状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化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就要具体分析中外民族矛盾、中国内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买办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矛盾、所有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矛盾等等具体的特殊的矛盾。

  要认清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变化过程各阶段社会的全局状况、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就不仅要对这些特殊矛盾进行具体分析,而且要具体的分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等等各阶级,具体的分析这些构成各个特殊矛盾的各个特殊矛盾方面在各个矛盾中的具体的特殊的情况,从而根据不同阶级(矛盾方面)和不同的矛盾的特殊情况以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化过程中各个阶段这些矛盾的地位变化和各个矛盾内部构成矛盾的不同方面在物质运动过程不同阶段地位的变化,从而综合判断“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判断“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

  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根据各个阶级的经济利害关系、社会经济地位带来的等级地位关系,精准定义了各个矛盾参与方的社会基础经济利害影响下产生的政治立场,从而在革命各阶段针对各阶级制订了精准的联合与斗争的战略。

  社会是一个大事物,社会各阶级是矛盾参与的各方面,各阶级关系构成各种矛盾。《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就是毛主席对矛盾各参与方面和各个矛盾具体分析并进行综合判断后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得以制定“利用矛盾,分化敌人;团结多数。孤立少数;集中优势,各个击破”策略的经典基础性著作。

  毛主席总结:“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毛主席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对中国社会各阶级也进行了一次详细的分析。这次的分析,要比《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更详细、清晰、完整一些,也体现了自从毛主席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之后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认识的深化。

  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要比《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划分更清楚一些。

  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分析部分之中,毛主席首先具体的分析了地主阶级,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统一的分析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在一个段落是不同的。

  之后,毛主席在“资产阶级”这一部分具体的区分了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小资产阶级”这部分只分析了农民小资产阶级以外的其他的小资产阶级,并指出:“所有这些小资产阶级,同农民阶级,都受帝国主义、封建残余与大资产阶级的压迫,日益走向破产没落的境地”,“因此,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小资产阶级也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才能得到解放。

  之后,毛主席专门用“农民阶级”的部分具体的分析了农村的农民小资产阶级。这部分的论述,体现了毛主席对中国社会认识的深化。毛主席在这一部分首先指出:“农民在全国总人口中占百分之八十,是现时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担负者。”毛主席又指出:“农民一般都是小资产阶级,但他们的内部是在激烈分化的过程中。”

  之所以具体的重点的讲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具体的区分开,和毛主席对中国国情特别是对中国农村的认识更加深化密切相关。

  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的时期,毛主席还没有探索出来把工作中心完全转移到农村、进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但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毛主席逐渐探索出了以农村为工作中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过程中,毛主席对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农村的认识更加深化、细化,也比以往更加重视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毛主席越来越清晰的明白,无产阶级必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首先在敌人的薄弱环节——农村发展壮大,逐渐实行农村包围城市,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于是,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我们可以看见毛主席对农村的农民小资产阶级的分析更加侧重、更加具体、更加全面,也更加科学。

  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阅读量的增加、随着对中国革命实际情况了解的深化,毛主席对无产阶级的分析也越来越深化,超过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无产阶级的分析。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主席指出无产阶级的优势主要是“集中“和由于被剥削压榨的最彻底所以革命的最彻底。但是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对无产阶级的分析就更加详细、全面、深刻。

  毛主席指出:

  “第一、中国无产阶级身受三重压迫(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封建势力),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与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因此。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来得特别坚决和特别彻底。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开始走上革命的舞台,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里最有觉悟性的阶级。

  “第三、中国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由于刚从农业破产出身的成分占大多数),便利于他们同农民结成亲密的革命联盟。

  可见,在这里,毛主席更深刻指出——无产阶级的优势,也包括无产阶级先锋队的科学领导、正确的革命思想的指导;无产阶级的优势,也包括无产阶级更能密切联系当时最广大群众——农民小资产阶级。

  综上所述,毛主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相结合,随着对中国革命实际情况认识的不断深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也更加科学细致。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