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评述毛泽东

读了这些史料,才能更好地理解30多岁毛泽东

2023-12-26 09:26:54  来源: 新青年8341公众号   作者:新青年2020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1、富农家庭

  毛泽东小时候,家庭条件是不错的。

  1936年,他在延安回忆:

  “刚开始我家有十五亩田地,属于中农,靠此田可以收六十担谷。一家五口一年共吃三十五担——即每人七担左右——这样每年还有二十五担剩余。我的父亲利用这些剩余,又积蓄了一点资本,后来又买了七亩地,这样我家就有‘富农’的地位了。我们每年有四十九担谷的剩余,我的父亲就靠此渐渐富裕起来。”

  2、人情薄如纸

  毛顺生的堂哥是毛菊生,毛菊生生活艰辛,全家靠七亩水田勉强糊口,而毛顺生家里有15亩水田。毛泽东与母亲文七妹对亲戚毛菊生家十分同情,常常接济他,而毛顺生早就有意于这七亩上好水田,在毛菊生最困难的时候,他乘机买下了水田。

  少年毛泽东与母亲极力反对此事,劝说毛顺生不要为这七亩田伤了手足之情,毛顺生却回答说:“我用钱买田,他卖我买,天经地义。这和兄弟不兄弟没有关系。”

  建国后,毛泽东给毛菊生的儿子毛泽连(即“九阿公”)当面道歉说:

  “旧社会那所有制,使兄弟间也不顾情义。我父亲和二叔(毛菊生)是堂兄弟,买二叔那七亩田时,就只顾自己发财了,全无手足之情,谁的劝说都听不进去。我后来思考这些事,认清只有彻底改造这个社会,才能根绝这类事,于是下决心要寻找一条解放穷苦农民的道路。”

  1919年,毛泽东(右一)同父亲毛顺生(左二)、伯父(左三)、弟弟毛泽覃(左一)在长沙合影

  3、同情弱者

  韶山一位老阿婆没米下锅,只好将自养的猪卖给了毛顺生。当时,毛顺生只交了定钱,而猪还圈养在阿婆家。

  后来猪价上涨,毛泽东看到阿婆的家境,实在于心不忍,于是就自作主张毁弃了这笔交易。

  父亲毛顺生骂道:“你这小子真没用!钱到手了还不要,哪有你这样做生意的?”

  在商言商,就生意而言,毛顺生的做法并无不妥。但抛开生意,通过这件小事情就可以看出,毛泽东自小就见不得人受苦。

  4、开拓眼界

  1911年春,18岁的毛泽东第一次来到长沙,考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这是乡里伢子第一次进省城,开拓了眼界。

  1912年,19岁的毛泽东在湖南省图书馆自修,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感慨:

  “世界既大,人就一定多,这样多的人怎样在世界上生活不值得我们注意吗?从韶山的情形来看,那里的人大都过着痛苦的生活,不是挨饿,就是挨冻。有无钱治病看着病死的;还有家庭里、乡邻间,为着大大小小的纠纷,吵嘴、打架,闹得鸡犬不宁,甚至弄得投塘、吊颈的;至于没有书读,做一世睁眼瞎子的就更多了。在韶山冲里,我就没有看见几个生活过得快活的人。韶山冲的情形是这样,全湘潭县、全湖南省、全中国、全世界的情形,恐怕也差不多!我真怀疑,人生在世间,难道都注定要过痛苦的生活吗?决不!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是不应该永远存在的,是应该彻底推翻、彻底改造的!总有一天,世界会起变化,一切痛苦的人,都会变成快活的人!幸福的人!”

  1912年10月,他加入湖南新军当兵,半年后退出。

  1913年春季,20岁进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读书。

  遇见他的贵人——杨昌济——也就是他未来的岳父。

  1918年4月,毛泽东在湖南成立新民学社。学会的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

  5、进京认识李大钊

  1918年8月,毛泽东接到杨昌济的信后,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第一次到北京。毛泽东自述:

  “我住在一个叫作三眼井的地方,同另外七个人住在一间小屋子里。我们大家都睡到炕上的时候,挤得几乎透不过气来。每逢我要翻身,得先同两旁的人打招呼。”

  1918年10月,在杨昌济的推荐下,毛泽东到北大当图书管理员,每个月8块大洋,李大钊一个月200块大洋,是毛泽东的25倍。当时同在北京工作的鲁迅,一个月能拿420块大洋,是毛泽东的50倍有余。

  差距这么大,毛泽东没有嫉妒,也没有做发财梦。

  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属于临时工,地位非常低,他自己说:

  “我的职位如此之低,以致人们都不屑和我来往。我的工作之一就是登记来馆读报的人名,不过这般人大半都不把我放在眼里。在这许多人名之中,我认得有几个是新文化运动著名的领袖,是我十分景仰的人。我很想和他们讨论关于政治和文化的事情,不过他们都是极忙的人,没有时间来倾听一个南边口音的图书馆佐理员所讲的话。”

  但是,毛泽东如此评价李大钊:

  “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列主义者。可惜呀,他已经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在哪里呢!”

  6、认识陈独秀

  1918年,在北京大学,毛泽东第一次结识了仰慕已久的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接触虽然是短暂的,但影响却是深远的。

  1919年3月,毛泽东第一次到上海,送走了一批湖南赴法勤工俭学学子,自己却留在国内,打算研究国情。

  在上海,毛泽东拜访陈独秀,和陈独秀讨论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短暂的接触之后,毛泽东对政治的兴趣大增,回到长沙以后就更加直接地投身到政治中去。

  4月返回长沙,照顾生病的母亲。

  7月,在长沙创办了《湘江评论》,声名鹊起。

  创刊宣言如下:“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亡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

  7、确立信仰

  1920年6月,青年毛泽东和陈独秀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再次探讨了俄国十月革命取得的成功经验,讨论如何建立中国共产党,包括在毛泽东的家乡湖南如何发起筹建成立共产主义研究小组,领导湖南革命运动等事。

  毛泽东后来回忆说:

  “陈独秀对我的影响也许比其他任何人都大”。

  1920年,毛泽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从此一生未变。

  1920年1月18日,毛泽东(左四)同进步团体辅社成员在北京陶然亭合影

  8、表露情感

  1920年,毛泽东给黎锦熙写信:“我一生恨极了学校,所以决定不再进学校。”

  “我太富感情了,中了慨慷的弊病,脑子不能入静,工夫难得持久。”

  “我容易被感情驱使,总难厉行规则的生活。”

  1920年毛泽东

  9、出席中共一大

  1921年7月,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

  毛泽东后来这样描述一大的情况:

  “当时对马克思主义有多少,世界上的事如何办,也还不甚了了。所谓代表,哪有同志们现在这样高明,懂得这样,懂得那样。什么经济、文化、党务、整风等等,一样也不晓得。当时我就是这样,其他人也差不多。”

  1925年在广州

  10、缺席中共二大

  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有能出席。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又一次提到这件事:

  “有些同志未能当选为代表,不能出席和旁听,很着急,其实这没什么,就拿我来说,我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逢双的大会我都没有参加。”

  11、中共三大进入领导层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30岁的毛泽东第一次进入党的中央领导核心,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秘书(长),直接对陈独秀负责。

  12、出席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32岁的毛泽东任湖南代表,蒋介石仅列席。

  在会上,毛泽东与国民党右派分子黄季陆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后获得了大多数人的同意,否决了国民党提出的“本党员不得加入他党”的提案,毛泽东的优秀表现,获得了孙中山的青睐,被选举为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

  1924年5月,国民党上海执行部部分成员在孙中山寓所合影。后排左二为毛泽东。

  13、缺席中共四大

  1924年,作为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的毛泽东到上海国民党执行部去工作。他有双重身份,即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秘书(长),又是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执行委员、组织部秘书(长)。

  毛泽东夹在中间,既得不到陈独秀的理解和支持,又受到国民党右派叶楚伧的排挤。30多岁毛泽东的机关生活:内心苦闷、痛苦煎熬!

  领不到工资(国民党却欠发他6个月的薪水720现大洋),讲话没人听,自己亲自筹备的中共四大,却被踢出去未能出席,因此患了“神经衰弱症”,年底只能携带妻子杨开慧回到韶山养病,期间做了详细的农村调查研究。

  1925年,毛泽东在韶山被湖南军阀赵恒惕通缉,无奈绕道长沙去广州。面对人生的选择,他感到很迷茫,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慨。

  14、任职国民党中宣部长

  1925年9月,毛泽东到广州,这不是赵恒惕的地盘,终于安全了,但是毛泽东身体极度虚弱,住进了医院。

  9月底毛泽东出院,湖南一师校长易培基向好友汪精卫推荐了毛泽东。

  毛泽东筹备国民党二大。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因政务繁忙,不能兼任中宣部长,推荐毛泽东任代理宣传部长。

  15、看清形势

  得益于韶山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陈独秀拒绝在党中央机关报刊上发表它。

  1925年底,毛泽东在《政治周刊》发表,“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句话一针见血,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关键所在。

  当时共产党内的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

  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不注意团结国民党内的革命力量,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

  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同时也没有真正弄清革命的“敌人”是谁。

  1927年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开幕时代表合影,二排右三为毛泽东

  16、找到力量

  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34岁毛泽东专程到湖南做了32天的考察。

  他步行了数百公里,实地考察了湘乡、湘潭、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农民运动情况,广泛地接触和访问广大群众,召集群众,召开各种类型的调查会,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最终写下了这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该《报告》让毛泽东找到了革命的力量之源。

  毛泽东与秋收起义的部分指战员合影。

  17、决裂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提出“枪杠子里出政权”。

  那年秋天,在地主催粮的时候,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诗云“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和国民党决裂,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走上了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道路。

  八七会议后,主持中共中央工作、十分欣赏毛泽东农民运动实践及其总结的瞿秋白,邀请他到中央机关工作。毛泽东却回答:我不愿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而王明一心想打大城市,一会要打赣州,一会要打南昌、吉安,一会又要把苏区连成一片,除了教条地学习苏联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参加革命的动机不纯,有当官享福的“小心思”,希望打下大城市,追求城市的优渥生活。

  毛泽东“上山”的选择,既是去偏远的农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远离中央,同时远离共产国际,赢得自由思索和行动的宝贵空间。

  以上为新青年总结的毛主席在34岁前的主要历程,以飨青年读者。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