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过,“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两位伟人虽从未谋面,心意却始终相通。这相通,是因为鲁迅在如磐暗夜中洞见了历史车轮的前进方向,洞见了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这相通,是因为他从以毛主席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看到了中国的未来,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恰如他所说:“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
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回答“中国向何处去”时,描绘了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一个具有新文化的新社会时对连用“八个最”对鲁迅进行了高度评价:“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这段话是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谈“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一节时讲的。“在中国文化战线或思想战线上,“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构成了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文化战线上的斗争
新旧文化斗争对象不同
在“五四”以前,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这个时期的新文化很快就被外国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复古思想的反动同盟打得偃旗息鼓,失了灵魂,只剩躯壳了。所以,旧的资产阶级文化在帝国主义时代也成了旧文化。
在“五四”以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当中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就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改造这个世界,也开始“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摆开了自己的阵势,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进攻。”
不论是在政治、经济、艺术、历史、文学和哲学等各领域,这种新文化都有了新的生命力,有了极大的发展和爆发出极大的革命力量。而鲁迅就是这种新文化的最伟大的旗手和方向。
新旧文化斗争性质不同
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是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
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却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
新旧文化斗争领导力量不同
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国的文化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在“五四”以后,中国资产阶级就无力领导中国新文化的前进,至多只是一定程度上的盟友。新文化的领导力量“就不得不落在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肩上。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谁也否认不了的。”
因此,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期,就是全体中国人民群众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
斯人已去,但是对其误解的言论依旧甚嚣尘上。比如:
看到这种言论,网友的眼睛还是雪亮的。对其言论进行了质疑评论:
这就是造“毛主席说鲁迅活着要坐牢”的谣言。这简直一箭双雕,既污蔑了毛主席,还诋毁了鲁迅先生。
那么到底真相如何呢?我翻阅了手头的相关书籍,查了一些资料,找到了这样的内容,供大家阅读判断:
第一段是《毛泽东年谱》第六卷中记载1957年3月8日毛主席在中南海颐年堂召集文艺界座谈会上说道:
鲁迅不是共产党员,他是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他的杂文有力量,就在于有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我看鲁迅在世还会写杂文.......
同年3月10日,毛主席又在新闻出版界部分代表座谈会上,谈到了类似话题,这段同样的谈话在《毛泽东年谱》第六卷和《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都有记载:
“有人问,鲁迅现在活着会怎么样?我看鲁迅活着,他敢写也不敢写。在不正常的空气下面,他也会不写的,但更多的可能是会写。俗话说得好:“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鲁迅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彻底的唯物论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彻底的唯物论者,是无所畏惧的,所以他会写。……”
这段谈话内容,我们看到的是毛主席针对当时国内新闻界写的文章“太软”,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不搞调查研究,脱离群众,隔靴搔痒。这样的文章写了也没用。毛主席这里谈鲁迅还是在谈鲁迅的斗争精神,谈的还是当年在新文化中对鲁迅的“八个最”的赞赏:
鲁迅,最伟大、最英勇;骨头最硬、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是在鼓励文艺和新闻界的同仁,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要做一个像鲁迅一样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真正做到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彻底的唯物论者,就是无所畏惧的,就是敢写的,面对就是“不正常的空气”,他也是会写的。
但问题是"现在很多干部没有读书的习惯,把剩余的时间精力放到打牌、打游戏、看戏、跳舞、刷视频等上面去了。”所以毛主席苦口婆心地劝告“大家不应该把时间浪费掉”。
回到刚才那种错误言论,我们看到毛主席的这些原话同其说的大体在意思上相似,其实又相差十万八千里,所要表达的意思甚至完全相反。何先生说的话是对毛主席原话内容的曲解、歪曲和肢解,更多带着一定的“恐吓味道”,是一种将毛主席的讲话内容曲解为压制言论自由的意思。而毛主席的原话显然一方面是在赞扬作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彻底的唯物论者”的鲁迅先生勇于斗争的精神,毛主席晚年对自己的身边的人提到“五不怕”,其中一条便是“不怕坐牢”,显然这是毛主席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对别人的恐吓;另一方面,毛主席的这段话也表达了对官僚主义者压制不同意见的反对。
因为,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
一把手枪指向敌人,一把手枪瞄准自己。
今天,您离开了,离开48年了……枪必须捡起来,继续革命......
我们倒下了,我们的身后依然会有人继续握住它。
而这些造谣污蔑毛主席的言论,基本上都是采取这种肢解(张冠李戴)和阉割原话的方式来传播。比如我们都知道的“知识越多越反动”也被常常用来污蔑毛主席,而实际上正确的原话是:“路线错误,知识越多越反动”等等。
所以,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主席就在谈文化革命,因为他发现了中国革命要成功根源力量在基层,在中国广大的农民。但是广大农民无法唤醒,因其长久地被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精英文化思想控制,根本无法认识到自身被剥削的残酷现实,无法真正觉醒,而这些文化精英也不会让其觉醒。
所以,中国革命,要救亡,仅靠精英觉醒是不行的,必须有民众的觉醒,在作为农业国的中国,必须要靠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觉醒,这就有一个“唤醒民众”的问题。还要“唤醒民众”吗?(百年革命经验教训)
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是在广大农村完成了两个大的变动,一个是土地革命,另一个是农民主体性的觉醒,历史主动意识的唤醒。而第二个大变动的完成主要靠文化思想领域的人民大众化的新文化的斗争。
而鲁迅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走上历史舞台的,在一个需要巨人的时代,鲁迅成了时代召唤出的当之无愧的巨人。
所以,毛主席对鲁迅的“八个最”的评价难道不是恰如其分的吗?
所以,毛主席曾经说,“我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是有深层次意蕴的。鲁迅以笔来改造国民性,在毛主席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中得到了远超其上的实现。鲁迅笔下的阿Q、祥林嫂等在毛主席的革命实践中改造成了张思德、刘胡兰、雷锋、焦裕禄等。中国也从一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改造为一个自豪、自尊、自信、自主,完全不可侵犯的新中国。
而毛主席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从政治、军事和经济革命尚来完成的,从文化和世界观改造角度来看,就是使人民意识到自己才是历史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认识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世界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动力”,觉醒人民自己的主体性,同时确立并身体力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所以,毛主席一方面通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感动上帝”(即人民群众),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对群众进行教育和组织,“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这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国家),打赢了五次对外战争,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今天一切腾飞和崛起的全部基础。
当前,我们在文化思想领域的斗争还需要加强,危险也正在这里。
结合现实,我们就更加能够理解,毛主席以鲁迅为新文化的伟大旗手,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的重大意义,也更能理解毛主席革命时期和建设晚年文化革命思想一脉相承,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还必须在文化思想与世界观改造方面向毛泽东时代复归,目前进行的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斗争,还仅仅是第一步。那场无产阶级的文化革命目的是什么?(人的改造)
对于毛主席和鲁迅的造谣,也仅仅只是这种无产阶级文化思想领导权同资产阶级文化思想领导权斗争的一种手段而已。
对于那些热衷于传播谣言者、往往是把自己做的坏事安到毛主席头上的家伙们,丁玲女士早在80年代就对他们这个群体给出了精准画像:“我只晓得,现在骂我‘左’的人,都是当年打我‘右’的人”。
毛主席离开仅仅48年,人民群众一直念念不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