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最积极贯彻执行的抗日统一战线政治路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破天荒的创造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推动中国社会政治的进步起到了无人可比的决定性作用。
毛主席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只要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革命,其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基本上必然相同即几个反对帝国主义的阶级联合起来共同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毛泽东选集》:《新民主主义论》)“我们主张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这是一个真正适合中国人口中最大多数的要求的国家制度,因为,第一,它取得了和可能取得数百万产业工人,数干万手工业工人和雇佣农民的同意;其次,也取得了和可能取得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即在四亿五千万人口中占了三亿六千万的农民阶级的同意;又其次,也取得了和可能取得广大的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及其他爱国分子的同意。”(《毛泽东选集》:《论联合政府》)
毛主席指出——中国必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团结农民群众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的反帝反封建的联合专政。这是前无古人的理论创新。“各个阶级联合专政”是非常特殊的专政形式。在人类历史上,有反革命各阶级的联合专政,也有革命的各阶级的联合专政。而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独创性,就在于根据中国近代的实际情况,在世界政治史上破天荒的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包括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在内的一切反帝反封建阶级的联合专政。
1840年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实行的就是反革命的各阶级——西方大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中国的封建末期的反动统治者,对于各阶层劳动人民实行着野蛮的统治。地主阶级占有农业土地的大部分和农民收入的大部分,对于农民享有种种超经济的特权。高利贷者、商人、买办和封建官僚,与地主在一起掠夺着农民和手工业者。工业的一部分属于帝国主义者,一部分属于中国的官僚,属于中国资本家的一部分受着前两部分的压迫和排挤。”(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
恩格斯曾经提出过革命的各阶级联合专政的设想:“这种报刊应当说明,无产者、小农和小资产者(因为在德国,构成‘人民’的正是这些人)为什么受官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压迫;应该说明,为什么不仅产生了政治压迫,而且首先产生了社会压迫,以及采取哪些手段可以消除这种压迫;它应该证明,无产者、小农和小资产者取得政权是采取这些手段的首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遵照恩格斯的这一设想,列宁曾经提出过建立“工农民主专政”。但是,俄国二月革命之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对立”局面。其中,苏维埃政权,如列宁所说,“两个政权并存是怎么回事呢?就是除临时政府即资产阶级政府外,还形成了另一个尽管还很软弱、还处于萌芽状态但毕竟确实存在而且在日益成长的政府,即工兵代表苏维埃。”“这另一个政府的阶级成分是什么呢?是无产阶级和农民(穿了军装的农民)。这个政府的政治性质怎样呢?它是革命的专政”“这个政权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同一类型的政权”(《列宁选集》:《论两个政权》)。可见,苏维埃严格意义上是工人阶级领导武装集团的政治组织,组织成分是工人和士兵,并非严格的实践意义上的“工农专政”,而更贴近无产阶级专政。巴黎公社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所以,列宁认为这个政权和巴黎公社是“同一类型的政权”。
根据上述内容可见,反革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西方大资产阶级领导下的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是剥削阶级的联合专政;革命的、恩格斯提出、列宁曾尝试实践的“工农专政”,是无产阶级为首的被剥削阶级的联合专政。而毛主席的理论突破,就是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联合农民群众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同时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包括两种阶级在内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的联合专政,并以此为基础向无产阶级专政过渡。这在世界政治史上是破天荒的。
毛主席的理论创新,最符合实际情况——特别是坚持不让民族资产阶级担任领导阶级,显示了他对近代中国阶级状况的透彻分析。主席精准指出:“由于他们(民族资产阶级。——引者注。)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这种情形,特别是在民众革命力量强大起来的时候,表现得最为明显。”“在抗日时期内,他们不但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投降派有区别,而且和大资产阶级的顽固派也有区别,至今仍然是我们的较好的同盟者。因此,对于民族资产阶级采取慎重的政策,是完全必要的。”(《毛泽东选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使其根本不能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领导阶级,而只能在对其保持警惕性联合的无产阶级领导下参与反帝反封建的联合专政。
毛主席不仅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而且领导党和人民在根据地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为中国人民指引了最正确的政治前途。正如杨冬权老师所说:“这实际上在中国抗战中又树立起一面鲜明的旗帜——民主抗日的旗帜、新民主主义的旗帜、能吸引更多人前来抗日建国的旗帜。”(杨冬权:《抗战旗帜毛泽东》,第550-551页。)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内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全面建设,与“三座大山”残酷压榨人民的国民党统治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推动中国社会政治进步的历史贡献,是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其他任何党派都无法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