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上不时出现一些歪曲历史、诋毁毛主席在西藏问题上决策的言论。这些言论本质上都是不讲具体历史事实,只看个别现象,为了非毛、诋毁毛主席以达到虚无和解构新中国历史的目的。
然而,当我们真正翻开历史档案,读懂1952年那份《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才会发现:毛主席的远见,远超那个时代,也击碎了今天所有不负责任的诋毁。
实事求是:不照搬、不冒进,何来“激进”?在1952年的指示中,毛主席明确提出:“西藏至少在两三年内不能实行改制,不能实行土改。”——这与一些人污蔑的“盲目激进”截然相反。他清醒地认识到西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特殊性,强调不能把内地政策简单照搬。这种“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智慧,恰恰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
诋毁者说他“不顾实际”,而事实是:他最懂实际。
团结大多数:不是“软弱”,而是战略。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新中国有着和平民主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获得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深厚同情,毛主席始终坚持中国要在国际上广交朋友。他明确提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没有国际进步力量的支持,我们的革命就不能取得胜利”。文件中写道:“争取上层集团的大多数,孤立少数坏分子。”有人借此批评毛主席“妥协退让”,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点:
在政权尚未稳固、群众基础薄弱的阶段,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正是为了最终实现改革、避免流血。他不是不敢动,而是不愿因急功近利而牺牲长远大局。
发展为民:从“生产自给”到“赢得人心”。“生产自给”“发展贸易”“争取群众”——文件中反复强调经济工作的重要性。毛主席深知,政治上的认同,必须建立在生活改善的基础上。
他推动军队开荒生产、发展贸易,不是为了“临时应付”,而是从根本上为西藏的长治久安打下物质与民心基础。今天有人片面强调他“只讲斗争”,却选择性遗忘他“最重建设”的一面。
预见与定力:真正的政治家,看得见未来。毛主席在文件中预判了两种可能:
第一,政策见效,局势稳定;
第二,坏分子捣乱,但反而有利于我们反击。
历史的发展,印证了他的判断。这种基于现实的前瞻性,与今天那些脱离历史背景、妄加评判的言论相比,高下立判。
回击诋毁:用事实,正视听。
有人说:“毛主席对西藏太强硬。”——事实是,他反对急于改编藏军,暂不成立军政委员会,给予充分过渡时间。
有人说:“他不关心少数民族。”
——事实是,他反复强调“争取群众”“改善生活”,要求通过实际利益团结人心。
诋毁者往往断章取义,而真实的历史,经得起细读。
毛主席在西藏问题上的智慧,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融合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战略耐心的高度政治智慧。今天我们再读这份文件,不只是回顾历史,更是以史为鉴,看清哪些是真正的远见,哪些是浮躁的诋毁。
——毛主席从未离开,他的思想,依然是中国前进的底气,他的道路永远是人类世界的未来!

红歌会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