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评述毛泽东

伏牛石:毛主席重回井冈山的故事

2022-09-24 08:06:39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伏牛石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1965年5月,毛主席在南下视察途中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井冈山。世人皆知,井冈山对于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来说,具有多么非凡而重要的意义。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数十万计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瞬间血染华夏,饮恨九泉。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一时间跌入低谷,革命形势一片黯淡。毛主席在武汉参加完中共中央召开的“八·七”会议后,谢绝了瞿秋白邀请他到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的请求,说自己要回湖南老家去,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秋收起义,希望做一做共产党人的“山大王”。“八·七”会议上,毛主席首次在共产党内提出了振聋发聩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理论,并决心从自己开始,把这一辉煌理论付诸实践。

  秋收起义后,毛主席带领起义部队突破敌人重重围堵,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最后把不足千人的队伍带上了井冈山。起义部队经过著名的“三湾改编”后,组建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旗帜鲜明的工农武装革命力量,开辟了中国共产党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某种程度上讲,井冈山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重要意义,绝不亚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由此可以想见,毛主席对井冈山的感情,该有多么深厚,该是多美炽烈。

  重返井冈山期间,毛主席逐一重访了当年工作和战斗过的几个主要地方,会见了地方党政军主要领导,接见了部分当年和自己一同参与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老同志和烈士家属。然后,住进了井冈山茨坪宾馆。这里发生的几件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激情赋诗

  毛主席重返井冈山期间,一刻没有闲着。他一边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地方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一边不停地批阅北京转来的各种文件,一边与各级领导人一起谋划国家建设与发展大计,一边与地方各级领导人和群众代表进行座谈,探求工作方法,思谋治国良策,解决实际问题。用夜以继日、日理万机形容毛主席的工作繁忙程度,一点都不夸张。

  工作之余,毛主席喜欢利用饭后休息时间,与身边工作人员一起,散步,爬山,穿行山间。他总是一边走,一边观赏周围风景,一边同大家谈当年的艰苦斗争生活,一边介绍井冈山地区的特产风物,一边感慨井冈山今夕相比发生的巨大变化。有时候,他还喜欢跟身边工作人员开个玩笑。有一次,他突然问同行的工作人员:你们知道为什么雨后不能在竹林里拉屎?大家面面相觑,不知何故。主席笑着说:雨后春笋呀,要知道雨后竹子长势快,不小心会把人串住的。众人一听,立刻大笑起来。

  重返井冈山,最令毛主席感慨不已的是这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当年的闭塞、荒凉、愚昧、贫穷、落后和人剥削人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人民精神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成为国家主人翁的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精神焕发,战天斗地,意气昂扬地奔走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优美绝伦的自然风光,焕然一新的生活质量,奋发进取的浓烈氛围,令深负诗人情怀的毛主席激动万千,感慨系之。情难自已之下,他于繁忙工作之余,挥动如椽巨笔,抒激昂天地之情。5月25日,毛主席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全词分上下两阙。上阙深刻表达了毛主席重上井冈山前积郁于心的壮志豪情和对井冈山的深切怀念之情,讴歌了井冈山而今发生的巨大变化,描画了井冈山的优美自然风光,盛赞了现时代井冈山一片太平盛世中如诗、如画、如歌的可喜面貌。词的下阕表达了毛主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壮志,纯真赤城的革命信仰,至老不衰的革命斗志,包藏宇宙的阔大胸怀,战天斗地的革命豪情,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藐视困难的乐观情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憧憬未来的高远目光,在诗句中串串连珠,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几天之后,毛主席依然沉浸在重回井冈山的见闻感受之中。饱满奔涌的喷薄诗情,让他激奋难抑,欲罢不能。于是,他再次拿起生花妙笔,把内心的无限感受快速流溢在尺幅纸笺之上。眨眼之间,一首旷世绝伦的《念奴娇·井冈山》诞生了。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该词也分上下两阙。上阙盛情描绘今天的井冈山,苍苍古木,汇聚成海,俏美山峰,直插云霄。旧时战地,硝烟不再,太平景象,美轮美奂。人车如流,精神焕发,大干快上,只争朝夕。风景如画,生活如诗,楼台亭阁,鳞次栉比,古今一同,今更胜昔。词的下阕,感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追忆烽火岁月,感慨今日来之不易。九死一生为哪般?惟愿苍生无窘艰。为国为民,毕生大业,矢志不移,天地作证,日月可鉴。万怪作恶,天理难容,与之斗争,其志不改,其势无穷。

  较之前一首词,该词在描画赞美今天的同时,注入了作者战士的豪情,领袖的胸怀,忧患的意识,战斗的决心。当年殊死奋战,九死一生,为的就是今天人民能够当家做主。而人民江山得之不易,守之更难。彼时,国际纷纭变幻,美苏两霸相互勾连,狼狈为奸,对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新中国,联合打压,频下毒手。此情此景,怎不令毛主席记挂于心,喜忧掺半,对新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做出深远考虑?但无论局势如何发展,作者一如既往,信心饱满,信仰坚定,意志顽强,任何妖魔鬼怪,在他和他的人民面前,必将烟消云落。

  “不要盛气凌人”

  入驻茨坪宾馆后,毛主席和身边工作人员一直吃住于此。每餐标准,皆有规定,按照毛主席的要求,谁都不许越雷池一步。

  在茨坪宾馆吃第一次吃饭前,随行的汪东兴知道主席的脾气,特意到食堂里查看饭菜情况。发现宾馆人员特意为毛主席准备了很丰盛的菜肴,还准备了茅台酒、香烟、水果等。汪东兴立即找到宾馆负责人,对他说明毛主席出差在外的生活标准,说,你这样的饭菜标准,主席见了一定要生气的,说不好会不吃这端饭的。宾馆负责人很为难,说饭菜已经备了,不吃也是浪费。再说,毛主席日理万机,工作那么辛苦,无论咋说也该营养好一点,滋补滋补身体。汪东兴再三给宾馆负责人解释,坚决要求他必须按照主席惯常的用餐标准准备饭菜,不要为此招惹主席生气。宾馆负责人无奈,只好撤下了已经准备好的丰盛饭菜,改换成主席喜欢的四菜一汤。

  一天吃午饭,毛主席的侍卫吴连登吃饭时,发现菜里有一只小虫子,心里很不高兴。为此,他特意找到了做饭师傅,说了此事。这一下,厨师受惊吓不小,十分懊悔自己的粗心,没有照顾好主席的生活,并难过得哭了起来。

  事后,吴连登把此事说给了毛主席。谁知毛主席一听,马上批评吴连登这样做不对,咋能为此去说厨师呢。毛主席耐心地给吴连登说了不该找厨师的两个道理,一是你找了厨师,自然会被他的领导知道,领导一定会因此批评厨师。吃个小虫子算什么?不该小题大做。再就是,你是我身边的工作人员,千万不要表现得盛气凌人,那样影响多不好?

  听了主席一番话后,吴连登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立刻找厨师认错,并向他传达了主席的原话。厨师一听,感动得再次哭了起来,边哭边说:毛主席啊,您真是我们的好领袖,真是我们的好当家人啊!

  吴连登结账

  毛主席一行5月21日到达井冈山,八天之后的5月29日离开井冈山。其实,从个人感情来说,毛主席是不愿这么快离开的。但是各种工作错千头万绪,急切等待他去思虑、去谋划、去处理,他不得不依依惜别井冈山。

  临走前,按照惯例,吴连登去宾馆会计室结算毛主席的伙食费用。谁知吴连登一见到会计雷良钊说明来意,雷良钊说啥也不同意,坚决不收主席的伙食费。他满怀深情地对吴连登说:当年在井冈山,毛主席他老人家和大家一起吃红米饭,喝南瓜汤,出生入死,历尽艰难,为老百姓打天下。如今他老人家重回故地,对这里的人民关怀无比,我们没啥好招待他老人家的,只是按照你们规定的标准做点普通饭菜,加在一起总共不过十几块钱,我们咋忍心收这钱?

  吴连登知道雷良钊言之有理,可他深知主席的脾气,他对雷良钊说:首长与我们工作人员外出有严格的约法和开支规定,这是纪律,我们必须遵守啊。一边说,吴连登一边掏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向雷良钊读上面写着的相关内容:凡首长需要的一切东西,委托当地人代办的,必须货款两清,对方不要钱,我们不要东西。严格认真执行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通知中的五条指示,不得大吃大喝、请客送礼、公私不分、铺张浪费,不得用任何名义向地方要东西不付钱。

  尽管这样,雷良钊还是犹豫着不愿接受。吴连登继续说:委托你们为首长做饭菜,钱和粮票必须付清,你还是收下吧。

  雷良钊看着吴连登,表情为难,仍然不愿意收。吴连登无奈,只好跟他讲起了一件往事。吴连登说:前几年,主席身边有个工作人员,利用跟随主席视察期间,曾向一些地方索要过东西。后来在中南海院内整风时,大家对这个工作人员提出了批评教育。最后这件事被主席知道了,老人家大为生气,丝毫不顾该同志在自己身边工作好几年了,坚决把他调出了中南海。后来,主席从自己稿费中拿出近两万元,到那位同志索要东西的地方一一付清所需钱数,并要办事人代他向人家一一道歉,借以挽回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雷良钊一听,不再说啥了,他眼含无限激动的热泪,按照标准收取了主席一行八天来的生活费用:17·5毛钱,23斤粮票。并给吴连登开出了签有自己名字的两张发票。

  毛主席离开井冈山时,茨坪宾馆大厅前的场地上站满了欢送他的人群,有群众代表、老红军和老赤卫队员代表、地方干部代表。毛主席满面红光,神采奕奕,亲切走向人群,不停向大家招手示意,并同站在前排的人员一一握手。主席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和他的人民一样,无限幸福与激动。

  2022.9.23

  【文/伏牛石,红歌会网专栏作者】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