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评述毛泽东

在主席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2023-10-13 16:30:12  来源: 百韬网   作者:刘琅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去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们还是先务虚吧。最早提出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的是恩格斯。恩格斯在一八七八年写的《反杜林论》和一八八零年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明确地指出:“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借以运动并在大工业区中表现得特别明显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这里恩格斯告诉我们,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它们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具体表现)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或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

  恩格斯的观点是从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中概括出来的。一八五九年一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马克思的这段话实际上分析、概括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社会最基本的是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这可以归结为生产力;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基本的就是生产关系。所以,社会最基本的矛盾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这样,生产关系就可以成为生产力实现的形式;物质生产力总是要发展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同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样,生产关系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马克思所阐述的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并不是只适用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对抗性的社会形态。

  在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领导人和理论家们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基本矛盾。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矛盾是一种新型的矛盾,在其体系中不存在某种基本矛盾。他们的理由是:只有对抗性的社会才有基本矛盾,而非对抗性的社会,则不存在基本矛盾;只有对抗性的社会中生产方式的矛盾才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而非对抗性的社会中生产方式的矛盾就不是基本矛盾;只有对抗性的社会中,某一生产方式的矛盾决定某一社会形态的产生和灭亡,而社会主义社会则不会灭亡,只会过渡到更完善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只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段,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因此也就不可能存在基本矛盾。斯大林在一九三六年苏联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即宣布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苏联由工人、农民和苏维埃知识分子三个非对抗性阶级组成。剥削阶级已经消灭,无产阶级专政的存在是为了同外国派来的间谍、杀人犯等等作斗争。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却又继承了斯大林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全民国家”“全民党”的理论。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以至整个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生产水平和越来越增长的人们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其理由是:(1)整个社会生产的矛盾,就其本性而言,是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恢复了被私有制破坏了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天然联系;(2)共产主义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是整个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同它所产生的超越生产水平的需要之间的矛盾。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相当一部分领导人也认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已经变化,不存在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和斗争。这种观点,不仅在五十年代初期为不少人所主张,到五十年代末,仍为一些人所坚持。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刘少奇在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读书会上说: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是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其次是正在成长中的共产主义制度与旧社会的残余之间的矛盾。后一矛盾现在不定期很激烈,将来逐渐减少,到共产主义时,只有前一种矛盾。生产和需要(包括生产和生活)的矛盾促进社会的发展。到七十年代末,又有人重新提出这个观点,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

  因此在八大决议中通过决议,提出“我国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谁战胜谁的问题,已经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基本完成”,今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决议的出台,据说是背着主席起草报告、修改党章。主席对此很不高兴,但是还没有办法。主席身后被指责背弃了“八大”路线,以此作为一大罪证。

  五十年代,主席毛泽东对八大决议的论断,只是说“是不适当的,但也没有坏处”,不必去修改它。但是,他在党的中央全会上以十分肯定的口气说,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三中全会期间,他先后三次讲这个问题,一次比一次肯定,一次比一次展开。

  第一次是刘子见在会上提出问题:“在学习主席讲话中,有人反映,八大决议指出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现在又讲人民内部的矛盾,对这几种矛盾的关系,不知怎样才是完整的认识?”

  主席回答道:“八大决议关于先进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说法,是犯了个错误,理论上是不正确的。有的同志说,所谓落后的生产力是与外国比较的,是与将来比较的。为什么要与外国比呢?与外国比有什么意义呢?有矛盾,是指生产力本身由落后到先进。生产力怎能与外国比呢?我们的生产力与苏联、美国比是落后。比中国,怎么能说是落后呢?比蒋介石,比一九五0年,不是先进了吗?有些同志说这是与将来比的,将来有一万万吨钢。那是将来的事情嘛。如老柯(指柯庆施)十几岁的时候衣服很小,现在穿就发生问题了,在当时穿起来是合身的。所以不能这样比。这样比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这个错误如何纠正,请大家想办法。”

  主席说:“八大文件上只讲所有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没有讲人与人的关系,这反映那时的情况。八大决议说,目前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将来还会有,因此这句话从长远讲也对,但现在看则不适当。现在我们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基本上还是适合的,但不是完全适合,与斯大林的提法不一样。八大决议的那句话是不适当的,但也没有坏处,它不妨碍生产,不妨碍反右派,同时也反映了一个要求,要求加强物质基础(和外国比较,我们是很落后)。既然没有害处,现在就不必去改它,否则引起麻烦和争论。将来再作适当的解释。”(主席召集八届三中全会各组组长会议时的谈话纪要,1957年10月7日。)

  在1957年10月9日,主席第二次提出这个问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现在的任务跟过去不同了。过去主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那个任务已经完结了。那末,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的锋芒是对着资产阶级,同时变更小生产制度即实现合作化,主要矛盾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概括地说,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八大’的决议没有提这个问题。‘八大’决议上有那么一段讲,‘主要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种提法是不对的。我们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全国胜利以后,国内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后头没有公开提,但是事实上在那里做了,革命已经转到社会主义革命,我们干的就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件事。三大改造是社会主义革命,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已基本完成。这是尖锐的阶级斗争”。

  主席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第三次提出这个问题:“这一段里关于过渡时期经济的基本矛盾的提法,是对的。我们在一九五六年八大第一次会议的政治决议中说,主要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提法不对。半年以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突出起来,我们很多同志就觉悟了,并且采取了正确的办法解决这个矛盾。”(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谈话记录稿)

  到了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五日,主席在与中央文革成员谈关于党的“九大”和整党问题时说:“‘八大’决议不通过大会主席团,也不征求我的意见就通过了。刚通过,我就反对。”

  文革中主席完善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即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历史中,还存在阶级、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同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关系,同样也是遵循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直到最后为一种更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因此,不仅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从产生到灭亡,同样,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也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从产生到结束。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不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在于两者之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有所不同罢了。

  如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会从产生到灭亡 ,因此就不承认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那就更难自圆其说了。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一个具体过程都是有始有终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具体过程,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就是有始无终的呢?同时,正如前面所指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从这一点来说,它们属于同一类型的社会,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又是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或共产主义社会其他社会形态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是一个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其他社会形态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正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其他社会形态的社会基本矛盾。用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其他社会形态的相对独立社会形态作为依据,来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具有自身的社会基本矛盾,不仅是颠倒了因果关系,而且是用一种并非来自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流行观念来抹杀客观存在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在某些人看来,如果承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作为基本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全过程,那就必然要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人类历史只有五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由于头脑里存在一个“人类历史只有五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的框框,就可以睁着眼睛不承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矛盾是“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并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全过程的客观事实。

  (百韬网络刘琅)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