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领导是否称职,是否名副其实,毛主席向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标准和看法。
中共七大会议上,毛主席在他所作报告中,围绕什么叫领导这一主题,谈了自己的见解。他说:如果没有预见,叫不叫领导?我说不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一个称职领导,必要在诸多方面具备异于常人的特质与能力。诸如组织领导能力,破解困难能力,处理问题能力,临机应变能力,号召动员能力,宣传鼓动能力、临危不乱能力等。除此之外,作为领导还必须要具备独特的个人魅力、强大的亲和力、超强的知识储备、一流的专业能力、高尚的意志品质、阔达的胸襟气度、较高的理论修养、扎实的实践功底。
然而,仅仅具备上述能力,在毛主席那里还不能算是完全合格的领导。毛主席对领导干部的期待和要求是独一无二的,恰是这独一无二,才是至关重要的,才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才是革命事业能否走向最终胜利的核心按钮。
对领导而言,一事当前,事物苗头似露非露,似隐似现,疑云重重。自己领导下的队伍应该如何行动,正进行着的事情该不该继续下去,事态发展的最终结局是否能如事前所愿。尤其己方各种条件均不优越或所具条件远不如对方时,是退却,还是继续前进;是迂回穿插,还是直接面对;是一鼓作气、拼杀到底,还是偃旗息鼓、四散逃离;是以静制动、等待时机,还是破釜沉舟、决一死战。此时此刻,一支队伍、一项事业的荣辱成败不在他人,全靠领导自身的临机决断能力。如果对事态发展具有了科学精准的预判,一切困难都能战胜,一切问题都能解决,一切矛盾都能化解,一切疑云都将散尽。
因此,一个卓越非凡的领导,具备了一般领导所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外,唯有超凡的预见能力才是关键中的关键,核心中的核心。
毛主席自己就完全具备了同时代国内外一流政治家、军事家们一点不具备或只是部分具备的超强预见能力。他每在重大事态露而未露、似露非露之时,便以洞幽察微的目光、科学精准的预判、胸有成竹的把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预见到事态发展必要经过的全部至少也是大半部过程。然后依据事实,推理判断、运筹决策,挥洒自如地于笑谈间决战千里,无往不胜。
毛主席的高度预见能力,很早就崭露头角,表现出独树一帜的卓尔不凡。早在1916年,身为学生的毛主席,时刻高度关注天下大事,依据所见所思推演时局发展,预测未来变化,尽己所能,指点江山,一览无余地将家事、国事、天下事尽收思虑之中。然后,用洒脱文笔,将自己的预判与推演流泻在激扬文字之中。
在经历了晚清到北洋政府频遭东西方列强反复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民族利益蒙受严重损失等系列惨痛实事后,毛主席犹对东瀛倭寇给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深为痛心,无比愤恨。他说,要想彻底摆脱倭人对中华之害,妥协退让、割地赔款概不足取,中国与日本之间,“非一战不足图生存”。他断言,无论日本内阁中哪一派执政,图谋占领中国的野心都不会改变。因此,中国要想永远不受它国奴役蹂躏,首先必须要打败对我伤害最大最深的近邻日本。根据当时事态的发展变化,青年毛主席果断预言:二十年内,中日必有一场生死之战。那时候,毛主席年仅23岁,所做预言果然在二十年后如期发生。后人不能不佩服他的聪明睿智,远胜过同时代那些身居高位却尸位素餐的一众“肉食者”。
22年后的1938年5月,已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毛主席,在延安窑洞里,在昏暗煤油灯下,一连十天奋笔疾书,用他智慧发达的大脑,写出了传世经典《论持久战》。书中,他详细分析了中日两国政治、军事、经济、国防、地域面积、人口数量等方面的优劣,对正在进行中的全民抗战做出了神一般的预测。一是抗日战争必要经过战略上的防御、相持、进攻三个阶段;二是抗日战争必须是全民抗战。离开了人民,中国的抗战没有任何前途;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只有采取山地游击战方式,才是最现实、最适合自身条件与优长的正确作战方法;四是必须坚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大前提下各团体各党派之间尽最大可能减少磨擦、降低纠纷、保持团结;五是兵民是胜利之本。任何抗日军队无不取之于民,因此必须依靠人民。唯有如此,才能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之中;六是时机一旦成熟,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必然形成。届时,中国人民的抗战就不再是孤立的,就能赢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强力支援;七是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日本帝国主义必将被中国人民彻底打败。
八年全民抗战的事实早已证明,毛主席的精准预见完全是神机妙算。整个抗战过程中,全国抗日力量所走的每一步路,过程中的每一种事态演进,无不是按照毛主席预示的路子艰难前行。外国人把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列为自古以来世界十大军事论著,完全符合实际,完全实至名归。
解放战争开始前,毛主席已从两方面入手开始布局战后相关事宜。他尽最大努力谋求和平。为此,他毅然深入虎穴龙潭与老蒋谈判,真诚为国家求得永久和平。然而,毛主席对老蒋了如指掌,知道他决不允其他许任何党派与自己一起共同治理国家,必要发动全面内战,必要铲除一切异己。为此,赴重庆前他就谆谆告诫全党要做好两手准备。谈得好就谈,谈不好就做好迎战准备。全面内战爆发后,面对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采访,毛主席谈笑风生,从容作答,尽显伟大政治家临危不惧、镇定坦然气度。正是这次采访,诞生了一句千古不朽名言: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那时候,毛主席已豪迈预测,解放战争多则五年,少则三年,我们就能取得完全胜利。因为他相信,老蒋背离民意,发动内战,不得人心,失败是他必然的结局。实事果如毛主席所言,仅仅三年后,蒋介石便败退台湾,苟延残喘。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一往无前,所到之处,无坚不克。很快,在人民欢庆解放的隆隆炮火中,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在万民期待中诞生了。
毛主席高度准确的预见能力,还在红军长征时期已经表现得出神入化、无与伦比了。遵义会议后,毛主席在全党拥戴中再次走到指挥全体红军的历史前台。此后,他料事如神,算无遗策,带领红军队伍接二连三地迂回穿插,与敌反复周旋,搞得老蒋及沿途军阀如堕雾中,难辨东西。最后,中央红军一路高歌,胜利到达陕北。就此扎下跟来,迅速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中华民族赢得未来彻底解放打下了坚实基础。
由已知得出未知,已是很不简单了。由未知得出未知,必是不简单中的不简单。毛主席一生,无论任何时候,都在分秒不差地孜孜不倦地学习、实践、研究、总结。然后,再学习、再实践、再研究、再总结。他对事物的高度准确判断能力,绝非空穴来风。具体说,一赖深厚学养,二赖学习实践,三赖调查研究,四赖深入思考,五赖善于总结,六赖归纳推理,七赖机动灵活,八赖举一反三,九赖矢志不移,十赖目标远大,十一赖无私无畏,十二赖永居高端。
当然,毛主席高瞻远瞩的预测判断能力远不止以上这些。他后人永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深厚思想源泉、动力源泉、智慧源泉。只要后人愿意学习,必将受益无穷。他的战友周恩来曾说:毛主席要做的事情,即便暂时不理解也不要急于提出反对意见。因为无数事实证明,我们当时不理解的东西,最后证明毛主席都是对的。国家副主席王震曾不无感慨地说:毛主席至少比我们远看五十年!
这就是毛主席,一个几乎再难复制的伟大领导人。他的非凡人生经历,简直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一个让人既感到亲切可敬又实在难抑估量的伟大现象存在。而且,这个现象无论跨越多少年,都难以超越。
2025.11.6
【文/伏牛石,红歌会网专栏作者】

红歌会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