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学习毛泽东

朱树松:毛泽东的目光

2017-11-24 11:40:56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朱树松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u=919444568,4227620015&fm=27&gp=0.jpg

  在抗战时期,驻延安的美国观察组成员谢维斯,通过与毛泽东的广泛接触和深入了解,得出毛泽东为什么能“成功地战胜他的众多对手而成为公认的领袖”,就是因为毛泽东“他目光远大”,这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与之相比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一声炮响,震怒了中华大地,英勇地中华民族奋不顾身,投入了艰苦卓绝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惨烈战争。面对穷凶极恶具有强大武力的日本侵略者,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广为流行的不和谐噪音“亡国论”和“速胜论”充斥着舆论市场。面对着被侵略者铁蹄蹂躏的国土,呼吸着充满血腥的硝烟,目睹着虽处贫弱却顽强奋起团结抵抗的民众,耳闻着这不切实际的论调,毛泽东通过认真考察、细致总结、缜密分析,实事求是地研究了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双方大势的比较后,从深层次揭示了抗战的发展规律,高屋建瓴以不同于主流舆论的战略思想,提出了“持久战”的具体战略方针,在抗战初期于延安窑洞中,夜以继日奋笔疾书,写出了振聋发聩带有预见性的、后被誉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的《论持久战》。名篇既出,犹如一盏指航灯,顿时指明了处在迷蒙中的整个中华民族抗战的正确方向和具体道路,坚定了中国人民必能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毛泽东旗帜鲜明、鞭辟入里地“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阐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持久战总方针,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他“预见了中国持久抗战将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他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阐明人民战争思想,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心之中。’‘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历经磨难,经过中国人民八年的浴血奋战,日本侵略者终于低下了那傲慢凶残、不可一世的头颅,向正义、坚强、不畏残暴、热爱和平、不惧牺牲的中国人民以及支持抗战者,举起了投降的白旗。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预言,中国是最后的胜利者!整个抗战胜利的过程和日本投降的结局,有力地、雄辩地,无可置疑的证明了“毛泽东的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日本签署投降书之日,美国的一家报纸(纽约《下午报》)不无感慨地发文:《这就是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其中说到:“在预测中国会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毛泽东永远都是正确的。”

  注:引文出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向毛泽东学习》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

  (朱树松·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写于2015年5月30日,刊于中国网·专家博客)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