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大多数,保护中农利益,一场及时纠正“左”倾错误的斗争。
1948年初,解放战争正酣,土地改革如火如荼。然而在宣传阵线上,一种危险论调悄然蔓延——“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当这份报告摆在毛主席案头时,他提笔写下了震动全党的一纸批示:“这是严重的原则性错误!”
这份由毛主席起草于1948年2月11日的《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指示,如同一剂清醒针,及时纠正了解放区土改宣传中的偏差,为革命航船拨正了方向。
危险的宣传偏向:当“左”倾思潮席卷解放区
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然而在革命激情中,一些地区的宣传工作却滑向了“左”的歧途:
在晋绥根据地,《晋绥日报》孤立地强调“贫雇农路线”,排斥中农参与农会和乡村政权,甚至喊出“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的口号。这种宣传完全背离了“依靠贫雇农,巩固地联合中农,消灭封建制度”的正确路线。
更令人忧心的是,许多通讯社和报纸不加选择地传播这些错误观点,造成了一种错误的政治空气,使人们误以为这是中央认可的意见。陕北广播电台甚至播发了某些不正确的新闻,加剧了这种误解。
在内蒙古解放区,土改初期也出现了严重偏差:没有统一的阶级划分标准,错划农民成分,中农利益普遍受到侵害。在牧区,一些地区盲目照搬农区做法,提出“牧者有其畜”等“左”的口号,导致畜群结构被破坏,牧业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毛主席的敏锐洞察:一份直指要害的党内指示
面对这些危险倾向,毛主席以政治家的敏锐洞察力,在《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指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四大错误:
1. 阶级路线的偏离:不是宣传无产阶级联合一切劳动人民、受压迫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推翻反动统治,而是孤立宣传所谓“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造成“民主政府只是农民的政府”的错觉。
2. 唯成分论的泛滥:在整党问题上,对反对唯成分论的宣传不够有力,甚至出现唯成分论的错误宣传。
3. 尾巴主义的盛行:在土地改革中错误强调“群众要怎样办就怎样办” ,迁就群众中的错误意见,否定了党的领导作用。在反对命令主义的同时,却助长了尾巴主义。
4. 工商业政策的偏差:对某些解放区存在的严重“左”的工商业政策倾向,或者加以赞扬,或者熟视无睹。
毛主席特别强调:“以上所说的这些错误缺点,其特点就是过左。其中有些是完全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立场和完全脱离中央路线的。”
纠偏的关键:团结中农的科学政策
指示的核心精神体现在对中农政策的科学把握上。毛主席明确指出:“中农是我们的永久同盟者。错订成分,侵犯中农利益,排斥中农,办事不要中农参加等错误倾向,必须坚决纠正,不然,就会使自己陷于孤立,使革命趋于失败。”
为了科学划分阶级,中央提出了精准界定:剥削收入不超过其总收入四分之一者仍算为中农,只有超过四分之一且连续三年者才算富农。这一政策及时制止了打击面过宽的倾向。
在内蒙古解放区,党中央通过东北局及时发出指示,强调 “《中国土地法大纲》精神可用,但要从内蒙古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 ,指导内蒙古落实‘三不两利’政策,纠正了牧区民主改革中的偏差。
“坐江山”的真谛:统一战线思想的伟大实践
毛主席在指示中深刻阐释了“打江山坐江山”的真正内涵:
“在乡村,是雇农、贫农、中农和其他劳动人民联合一道,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打江山坐江山,而不是单独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
在全国范围,则是“工人,农民(包括新富农),独立工商业者,被反动势力所压迫和损害的中小资本家,学生、教员、教授、一般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开明绅士,一般公务人员,被压迫的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联合一道,在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打江山坐江山”。
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智慧:既要确保党的领导,又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政治智慧:区别对待的政策艺术
指示还展现了党的高超政治智慧,提出了三个区别对待原则:
- 对地主与对富农应有所区别。
- 对地主的大中小、恶霸与非恶霸应有分别。
- 对新式富农和旧式富农的财产处理又应有所区别。
在工商业问题上,同样体现了务实精神:“对工商业不要采取冒险政策。党的政策是仅仅没收官僚资本与真正的大恶霸、反革命分子的工商业,其他凡是为国民经济所需要者,必须使之能够继续营业。”
这些政策向新解放区传递了明确信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不是简单的阶级复仇,而是建设一个容纳各革命阶层的新社会。
纠偏后的土改胜利
毛主席的指示迅速在各解放区产生效果。到1948年初,《晋绥日报》就开始纠正之前的“左”倾宣传错误。在党中央的指导下,内蒙古也及时纠正了农业区和牧区土改中的偏差。
土地改革的胜利最终带来了巨大成效:
-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
- 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身。
- 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 巩固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1947年11月,毛主席就已预见到:“随着斗争之深入,‘左’倾现象势将发生。”他当时就强调要在放手发动群众的斗争中,“适当地纠正业已发生与业已妨碍群众利益的过左行动”,以利“团结雇农贫农,坚决保护中农(这是确定不移的政策)”
今天再学习毛主席的文章,其中实事求是精神、团结多数的战略思维、纠正偏差的政治勇气,依然闪耀着智慧光芒。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毛主席以战略家的远见及时纠正“左”的偏差,确保了中国革命沿着正确航道前进,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史证明:打江山靠人民,坐江山为人民。江山从来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基业——这是《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留给我们最珍贵的政治遗产。这也是我们越发觉得毛主席正确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