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我们党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群众知道。但是现在中,很多领导者却害怕群众知道党的政策,有些人认为,党的政策只要领导人知道就行了,不需要让群众知道。这样想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不相信群众,没有群众路线思想。这样想的危害就是脱离群众,失去工作的根本力量,导致官僚主义、腐败丛生。
毛主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一些工作做不好,根子之一在于某些领导机关里藏着一种怪想法:党的政策只需少数人知晓,不必让群众知道。他们关起门来谋划,指望群众在茫然中也能“动手动脚”,结果自然事与愿违——工作冷冷清清,群众热乎不起来。
政策捂在抽屉里,再好的经也念歪。
群众成了“局外人”:方向不明,路径不清,群众空有干劲却无处使,最终只能消极等待或盲目行动。
干群之间“隔层纱”:政策信息不透明,群众猜疑误解滋生,信任桥梁摇摇欲坠。
智慧源泉遭浪费:闭门造车,拒绝群众实践智慧,再好的政策也难接地气、难开花结果。
政策飞入百姓家,冷清变作热乎劲。
毛主席开出的良方之一,就是让报纸说话——把党的政策方针讲清楚、说生动,使其成为连接党心民意的坚实纽带。今天,这剂良方依旧熠熠生辉:
政策解读要“透亮”:少些晦涩术语,多些百姓语言;少些照本宣科,多些生动案例。
传播渠道要“通畅”:用好新媒体平台,让政策信息如春风化雨,精准抵达田间地头、街头巷尾。
双向交流要“热烈”:倾听反馈,回应关切,让政策传递成为一场有呼有应的暖心对话。
当政策带着温度飞入寻常百姓家,群众便能从“被动听令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知晓了“干什么”“为何干”“如何干”,蕴藏于人民汪洋大海中的伟力才能被真正唤醒。
政策落地生根,从来不是少数人闭门造车的独奏,而是党与人民同频共振的交响。拆掉无形的“信息墙”,让好政策从文件柜走进群众心里,从会议室落到生产一线,从“冷冷清清”的独角戏,变成“热热乎乎”的群英会。这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把人心聚成发展伟力的民心工程。
毛主席说,我党二十几年来,天天做群众工作,近十年来,天天讲群众路线。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
要变少数人冷冷清清地做工作为群众一起热热乎乎地做工作,根本上当然要从思想上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同时也要教给同志们许多具体的办法。
从根本上来说,共产党对人民群众没有私事、没有私利,那就没有什么不能让群众知道的。共产党的政策出问题,就在于干部出问题,而干部根本问题就是群众路线问题。毛主席说,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归根结底还是群众路线。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主席始终都是在让党员干部和群众不要脱离,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尤其是“三反五反”、“四清运动”、“社教运动”、“反右”斗争、“文化D革命”根本上都是在进行人的改造工作,都是在坚持走群众路线。
是为读《毛选》第四卷之《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文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