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报告。图为当时的会议现场。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总结讲话中说:我们党的理论水平低,所以要普遍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他提议编辑出版了一套“干部必读”丛书。这套丛书仅1949年6月至1950年6月一年时间里,印行就达300万册,创造了中国出版发行史上的奇迹,掀起了一次理论学习的热潮。这次大规模的理论武装,对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以及为“建设一个新世界”做好理论准备,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今天的理论学习也具有重要启示。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28年里,虽然党很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道路,但总体来说,党在理论上存在的问题,就是刘少奇指出的弱点,即:“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是比较幼稚的”。毛泽东早在1938年就明确指出:“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
△“干部必读”丛书。网络图片
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和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等主客观方面的因素,是七届二中全会部署出版“干部必读”的重要背景。据当时在中央宣传部负责出版和党内教育工作的张仲实回忆,1949年2月,在筹备七届二中全会的过程中,中央指示他提出一个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计划,他与时任中宣部副部长胡乔木商议,选定了12种书。毛泽东审定了书目,并取名“干部必读”,经中央批准后由解放社出版。
这12种书是(按照出版顺序):《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发展简史》《政治经济学》《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论列宁主义基础》《苏联共产党 (布) 历史简要读本》《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列宁斯大林论中国》。丛书书目初选者张仲实是我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他受命选编理论读物可谓是下足了工夫。他不但为遴选书籍思虑,还亲自编译了其中的《列宁斯大林论中国》《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简史》三种。
△《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下册),解放社1949年9、10月出版
毛泽东亲自领导编辑的《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一书是其中较为特别的一种。参与选编的张仲实在《我的经历》中记叙了编书情况。1942年2月初,延安整风开始后,毛泽东召集张仲实、艾思奇、吴亮平、柯柏年、丁玲、温济泽等召开编辑会议,决定大家分头找材料,由陈伯达整理编辑,然后送毛泽东审阅。后来毛泽东看了整理的初稿,认为不适用,他自己又重新作了编辑。编这本书的目的,是要帮助同志们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科学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来整顿我党的学风、党风和文风,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而战斗。全书以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为“代序”,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有关文章和论述,还收录了《中共六中全会论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等文件,共计4章20万字。1942年4月由延安解放社出版,在延安及各解放区大量印行。
△《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解放社1949年9月出版
“干部必读”这个书单很有特点,可窥见党中央和毛泽东的理论思考与战略眼光。从类型上看,所选经典著作有马、恩、列、斯原著6种、专题摘编本3种、宣传阐释本2种、历史著作1种,形式比较丰富。从内容上看,书目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是学习掌握马列主义的基础文本,是加强理论武装的基本教材。从作用上看,这些著作中有很多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等方面的内容,对即将到来的国家建设新任务新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指定“干部必读”并不是毛泽东第一次为党内干部推荐理论学习读物。众所周知,毛泽东酷爱读书,长征途中躺在担架上还读马列经典著作,他也曾把自己看过的书推荐甚至赠送给高级干部,但他明确地为党员干部开列书单是在延安时期。1944年3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路线学习、工作作风和时局问题》的讲话中说:“现在中央指定读五本理论书,是学习世界革命的经验。过去没有做过认真研究理论和研究历史的工作,对犯错误的人只是惩罚。”这五本书是《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又郑重提出要读五本马列主义的书,书目和1944年推荐的一样,并且说:“马、恩、列、斯的书多得很,如果先读了这五本书,就差不多了。”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在报告中讲到“发扬民主、训练干部,提高理论水平,准备占领全国后所需要的各方面工作干部”时指出:“我们党的理论水平,必须承认还是低的,必须提高一步”。这一次,他推荐的书单扩大到十本。他认为,要求大家读全部马列选集不现实,书那么多读起来困难,可以挑选一些,“如果五本不够,可以选十本”。《列宁主义概论》《帝国主义论》《政治经济学》进入了推荐书单。他还要求中宣部认真研究挑选什么书好,“但是不要太多,多则不灵”。
毛泽东对“干部必读”的学习十分重视。他说:“关于十二本干部必读的书,过去我们读书没有一定的范围,翻译了很多书,也都发了,现在积二十多年之经验,深知要读这十二本书,规定在三年之内看一遍到两遍”,“如果在今后三年之内,有三万人读完这十二本书,有三千人读通这十二本书,那就很好。”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还强调:“我们比较缺乏的是马、恩、列、斯的理论,我们党的理论水平低,虽然也翻译了很多书,可实际上没有对马、恩、列、斯著作作很好的宣传。所以现在应当在全中国全世界很好地宣传马、恩、列、斯关于唯物主义、关于党和国家的学说,宣传他们的政治经济学等等”。
△“干部必读”丛书。 网络图片
这套“干部必读”自1949年6月陆续出版后,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必备书籍,对于教育培养干部、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为推动新中国各项事业的恢复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对这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倡重新学习的极端重要性,认为“那一次重新学习,保证了我们党由革命战争顺利地转入掌握全国政权,保证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确立和巩固”。邓小平曾经说过:“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那一次我们学得不坏,进城以后,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条基本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正是基于对学习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党中央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在每一个历史转折重要时期更加强调这一点,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实现大进步大发展。”毛泽东频频为党员干部推荐书单,以及党的理论武装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各级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要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要丰富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载体和途径,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向前进。
作者:柳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END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系列
★毛泽东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推进理论创新的智慧论析——以对慧能和《六祖坛经》评点为例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中的毛泽东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学习毛泽东同志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
★《向毛泽东同志学习辩证法》一书出版
★毛泽东与党内外人士的六次对谈——《“党史六对”启示录》六集纪录片
★枫桥经验:毛泽东、习近平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毛泽东:言必称希腊,则对不住祖宗
★《毛泽东诗词》翻译中的一些往事
★毛泽东等六位领袖如何作调查研究?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怎样严管身边人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