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学习毛泽东

我们怎样学习毛主席的预见?

2025-09-25 17:38:42  来源: 毛著和毛时代史Maoism研究   作者:铁穆臻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杨冬权老师说:“毛泽东的预见,大多是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广博的知识和调查研究等预见方法及自己对目标的坚定追求与不懈努力,只有少数是靠敏锐的政治直觉或灵感。靠灵机一动、灵光乍现。因此,毛泽东的预见大多是科学的预见,是可以理解、可以学习的。”(《遇见:毛泽东预见的历史验证》:《前言》,004页。)笔者仔细拜读了杨老师《遇见》全书、系统学习了书中讲述的毛主席的591个准确预见之后,完全赞同杨老师的论断,并尝试总结了毛主席预见的思维方法。

  笔者认为,主席预测未来的思维方法,包含三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预测对象(可以是人物、军队、国家、群体......)内部的矛盾性。一方面,要详细调查当时预测对象的实际情况、详细掌握调查对象的相关材料。正如主席所说:“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实践论》)这就是调查研究的意义,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基础、前提。另一方面,要用矛盾观点观察调查对象,分析调查对象内部是否具有和当前情况相反的、推动对象内部变化发展的因素。主席讲:“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矛盾论》)这就是预见的第一步——分析调查对象每部的矛盾性。

  第二步:分析和调查对象存在矛盾关系的其他事物。一方面,就是分析这一事物与调查对象之间的矛盾关系——怎样在统一体之中相互对立斗争、相互影响,以及在斗争中往什么方向变化。主席说:“单纯的过程只有一对矛盾,复杂的过程则有一对以上的矛盾。各对矛盾之间,又互相成为矛盾。这样地组成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和人们的思想,并推使它们发生运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矛盾论》)所以,我们要根据预判对象的实际情况,分析预判对象所在的一对矛盾或几对矛盾,对预判对象所在的所有矛盾关系都要梳理清楚,从而分析这些矛盾中的其他矛盾方面对预判对象可以带来什么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对这些矛盾的另一方面——和预判对象存在矛盾的其它矛盾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分析方法,也是详细占有关于其实际情况的材料、分析其内部的相反的矛盾因素。其方法,与分析预判对象的方法是相同的。

  第三步:综合以上的调查分析,也就是综合对预判对象内部矛盾的分析、对预判对象所在的一对或几对矛盾的分析、对与预判对象存在矛盾的其他矛盾方面的分析,从而推理出预判的结论。在军事上,就是这一道理:“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主席在漫长的戎马岁月中指挥大量以弱胜强的胜仗,经常正确预判敌人的行动、能够制定符合实际的战略和战役方针的秘诀,就在这里。

  我们现在举一案例来具体学习毛主席的预见。

  1947年3月18日,即将离开延安的时候,主席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要告诉同志们少则一年,多则二年,我们就要回来。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第176页。)不出主席所料,1948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收复延安。“后来,尽管中共中央全部从陕北转移到华北解放区,没有再回延安,但是,当年保卫延安的解放军回来了,延安又回到了人民的手里。又过了一年,人民解放军打过了长江,解放了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标志着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结束,全中国也很快就回到人民的手里。当年丢掉了一个延安,两年多以后,果然换取了全中国!”(《遇见:毛泽东预言的历史验证》,第230页。)共产党一年回延安、两年夺取全中国,全部在毛主席的预料范围之内。

  主席为什么能做出正确的预言?首先,主席正确分析了共产党。共产党实行土地改革、代表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利益,得到多数群众支持;共产党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不及一城一地得失......我们的政治方针是正确的、军事方针是正确的,这是我们实际情况的主要方面、是我们的根本阶级属性决定的。共产党内部也存在次要方面,例如主席转战陕北期间,在华北主持土改工作的刘少奇犯了“左”倾错误。但是这一方面不占主流,并被毛主席迅速发现、及时制止。其次,主席正确分析了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矛盾、正确分析了国民党。国民党依赖美帝国主义资金、武器屠杀中国人民、依赖地主阶级压迫中国人民,政治上得不到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支持;国民党坚持占领地盘为主,分散了兵力,这就给了我们共产党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的重要契机......国民党政治上是反动的、军事路线上是错误的,所以在和共产党的矛盾斗争中,失败是必然的。同时,主席也分析了共产党和其他因素的矛盾,例如美国和苏联。当时美国战略重点是在欧洲与苏联对峙,如果中共真的逐渐打败国民党、逐渐成了气候,美国一定不敢出兵大规模干涉解放战争——否则会严重消耗其实力,导致其在与苏联的斗争中陷入被动地位;苏联与美国是对立关系、蒋介石是美帝国主义扶植的,与美国在亚洲对峙的过程中,苏联支持中共也是非常必要的。最后,主席综合了对共产党、国民党、美国、苏联等因素的分析,综合了对国共矛盾、美苏矛盾、中美中苏矛盾,得出了共产党必然战胜国民党、共产党必然夺取全国政权的科学论断。

  主席对趋势的精确预测方法,是可以学习的。但是主席预测时间如此精确,就难以学习了。长征的“草地分裂”期间,主席对左路军做出“不出一年,你们也会北上的”惊人精确预言;西安事变前夕,主席对彭德怀下了“一二月之后,西北和全国会有大变化”的精确预言;1943年3月16日,主席做出“中国抗战就有七八年的可能。我们仍要坚持两年到两年半。”(《毛泽东文集(第三卷)》,第9页。)......毛主席对时间预测如此精确,确实是有罕见的天才的。主席说:“我并不是不说天才,天才就是比较聪明一点。”(《毛泽东年谱(1949-1976)》1971年,七十八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笔者认为,不承认天才,确实也不符合实事求是。主席对于趋势的预见方法,是我们可以学习的;主席对于时间预测如此精确,恐怕根本难以复制。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