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毛主席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出这句话时,会场爆发出长达六分钟的掌声。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重要文献,依然能感受到那份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篇讲话不仅是一个新政权的诞生宣言,更是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独立宣言。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的,不仅是政治上的胜利,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在经历百年屈辱后重新找回的尊严与自信。毛主席说,中国人只是在近代以来被列强欺凌,感觉不如人。但是中国人民一经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就从精神上真正的独立自主,站起来了。
毛主席在文章中回顾了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斗争历程。他特别提到:“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句话背后,是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的牺牲与奋斗。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诗。
“站立起来”这一形象的比喻,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在旧中国,百姓见官要跪,平民见帝要叩。而毛主席宣告的“站立”,不仅是国家主权的独立,更是每个中国人在人格上的挺立。这种站立,意味着再也不用向任何人下跪,再也不用忍受欺辱与压迫。
毛主席在文章中明确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站起来只是第一步,巩固这个站立姿态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他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种既充满自信又保持清醒的态度,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讲话中毛主席多次使用“我们”这一称谓。这种语言选择体现了他对集体力量的重视,对人民主体的尊重。他强调:“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会是永远胜利的。”这种依靠人民、团结各方力量的思想,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回望这篇历史文献,我们不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站立”?它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政治上的独立,更是一个民族在精神上的自强与自信。毛主席当年强调的“自力更生”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真正的站立,是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七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已经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但是我们依旧存在“软骨病”“媚外病”等,美帝等对我们的精神殖民,思想殖民,文化侵略却更加隐蔽,更加严峻。因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地头脑,经济强大是基础,人民思想和精神乃至文化的自立自强更深刻、更深远。而我们要真正地从精神文化上站起来到强起来,就应当始终坚持毛泽东思想,用其教育人民、武装人民,只有这样才是根本出路。
为什么呢?因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结合和贯通。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无数人民群众流血牺牲换来的宝贵经验。因为,毛泽东思想是真正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强起来的真理。因为,毛泽东思想也必将是世界人民和人类社会未来的道路和方向。
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文献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依然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它提醒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无论取得多大成就,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今天,重读这篇文献,我们更能体会“站立”二字的千钧重量。它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未来的指南。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铭记:我们的站立,源于无数先辈的奋斗;维护这种站立姿态,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与担当。
站立,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脊梁,是一个国家自信的源泉。当新时代的中国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更能深刻理解毛主席当年那句宣言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历史的回声永远激荡,宣言的力量历久弥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不仅属于那个激动人心的秋天,更属于每一个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中国人。它像一座精神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提醒我们:站立,是权利,更是责任;是成果,更是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