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和土改是在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时期内考验全中国一切人们、一切党派的两个“关”。我把这个概括为毛主席的“两关论”—战争关和土改关。要过这两关,需要我们是一个完全的革命派,尤其是土改关。
毛主席说,“什么人站在革命人民方面,他就是革命派,什么人站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方面,他就是反革命派。”这只是革命派与反革命派的区分。更关键的是毛主席还区分了两种人:一种是只在口头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行动上另搞一套的“口头革命派”;另一种是不但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也真正站在革命人民方面的“完全的革命派”。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评判一个人是否是完全的革命派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吗?
回顾历史,战争这一关,我们已经基本上过去了,而且过得很好,全国人民是满意的。这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现在是要过土改这一关。毛主席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像过战争关一样过得很好。他号召大家多研究,多商量,打通思想,整齐步伐,组成一条伟大的反封建统一战线,领导人民和帮助人民顺利通过这一关。这种依靠群众、团结一致的思想,永远需要我们学习和实践。
更令人振奋的是,毛主席展望了未来:只要战争关、土改关都过去了,剩下的社会主义这一关就将容易过去。他告诉大家——只要人们在革命战争中、在革命的土地制度改革中有所贡献,又在今后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有所贡献,等到将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人民是不会把他们忘记的,他们的前途是光明的。
这段话中最打动我的是这一句:“只要谁肯真正为人民效力,在人民还有困难的时期内确实帮了忙,做了好事,并且是一贯地做下去,并不半途而废,那么,人民和人民的政府是没有理由不要他的,是没有理由不给他以生活的机会和效力的机会的。”
这是一种多么包容、多么前瞻的胸怀啊!它告诉我们:无论处于什么时代,只要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不懈做好事,就永远有机会,有舞台,有前途。
从战争关到土改关,再到社会主义关,我们的国家就是这样一步步稳步前进。经过战争,经过新民主主义的改革,待国家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兴盛后,在各种条件具备后,在全国人民考虑成熟并同意后,才能从容地和妥善地走进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这段论述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而长远的:历史的进程需要一步一步扎实地走,需要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需要区分真伪革命者,更需要给所有真心为人民服务的人以信心和希望。
这两关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我们都成功地过关了。但是过关了要警惕“习以为常”!如果我们习以为常,就会出现倒退,对战争历史和土改历史的污蔑,甚至出现再次把地主老爷请回来的危险,否定土改这个具有根本性的严重问题。
在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中,何尝不是在不断地“过关”?只要我们站稳人民立场,言行一致,坚持不懈地为人民做好事,就一定能够赢得人民的认可,共创美好的未来。
是为读《毛选》五卷第八篇文章一文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