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了一颗原子弹后,美英两国的报纸、通讯社立即铺天盖地对原子弹的威力进行了宣传。蒋介石的宣传机构对原子弹的威力也跟着大肆渲染,把原子弹吹得神乎其神。

被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
8月9日,在延安,中国共产党机关报《解放日报》在第一版显著位置也以《战争技术上的革命 原子炸弹首袭敌国广岛》为题,不加分析地转载了美国新闻处、合众社、路透社等发的8条关于原子弹爆炸威力和破坏力之大的消息,并在同一版以《传盟国将发出新公告促使日寇迅速投降否则即将以原子炸弹摧毁日本》为题转载了合众社3条消息。在同一天报纸的第三版又以显著位置转载美国、英国及国民党中央社发自伦敦的关于原子弹的报道。
8月10日,《解放日报》虽然在第一版发表了毛泽东《对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声明、《红军四路进入东北》的消息以及《苏联对日宣战》的社论,同时又继续宣传原子弹,在第三版头条位置以《原子炸弹又炸长崎》为题,转发了美国新闻处、路透社、合众社的7条消息,还以《一个原子炸弹威力的估计》为题,采用了合众社和美国新闻处的两条消息。
看到《解放日报》如此大篇幅地宣传原子弹所谓的威力,客观上抹杀了苏联红军对日本军国主义以致命打击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和美、英等国及国民党的宣传划清界限,毛泽东十分着急,也非常生气。8月10日当天,毛泽东把余光生(时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国际版主编)、陈克寒(时任解放日报编辑委员会委员、新华社第一副社长)叫到他的窑洞,整整批评了一个多小时。在毛泽东看来,作为中共中央的党报,《解放日报》大张旗鼓地、片面地夸大了原子弹的作用,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没有掌握宣传舆论的主导权。
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发表讲演,即《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再次针对夸大原子弹作用的错误进行了批评。现在,我们可以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找到这段话:
原子弹能不能解决战争?不能。原子弹不能使日本投降。只有原子弹而没有人民的斗争,原子弹是空的。假如原子弹能够解决战争,为什么还要请苏联出兵?为什么投了两颗原子弹日本还不投降,而苏联一出兵日本就投降了呢?我们有些同志也相信原子弹了不起,这是很错误的。这些同志看问题,还不如一个英国贵族。英国有个勋爵,叫蒙巴顿。他说,认为原子弹能解决战争是最大的错误。我们这些同志比蒙巴顿还落后。这些同志把原子弹看得神乎其神,是受了什么影响呢?是资产阶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资产阶级的学校教育中来的,是从资产阶级的报纸、通讯社来的。有两种世界观、方法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这些同志把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经常拿在手里;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却经常丢在脑后。我们队伍中的唯武器论,单纯军事观点,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的作风,个人主义思想,等等,都是资产阶级的影响。对于我们队伍中的这些资产阶级的东西,也要像打扫灰尘一样,常常扫除。
经过毛泽东的教育引导,《解放日报》立即纠正了这一宣传失误。在8月13日第四版“关于原子弹”的答复读者来信中,就原子弹的制造原理、爆炸威力及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作了科学的说明。
什么是“政治家办报”?穿越时空,伟人毛泽东的战略判断,依然在历史中回响。80年过去了,即使在核武器更加先进的当下,又有多少人能够像毛泽东这样看清这个世界呢?有些人甚至连这一段历史还没有读懂,依然执迷不悟并相信是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的。
作为军事武器,原子弹在其诞生之时,即由美国人扔了两颗到日本之后,它的历史就算终结了,或者说它将应该在人类的历史上永远保存在核武器的仓库里了。但是,作为政治武器,原子弹的故事仍在继续……
(节选自《炎黄春秋》2025年第10期《1945:原子弹背后的政治博弈》)

红歌会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