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评述毛泽东

毛主席的幽默自画像:“马克思加秦始皇”

2022-12-12 14:39:05  来源: 乌有之乡   作者:冬雷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毛主席在世时,针对有人说他是秦始皇,曾以一种既是诙谐,又是解嘲,亦是反诘的话,说自己要做“马克思加秦始皇”。

  是的,他似马克思和列宁。他继承了马克思和列宁的革命精神、斗争意志,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他并且也有着——人们共认的——马克思和列宁的智慧才能、胆识气魄,——尽管他自己从来都不这样认为。但他有一种超人的,也很自信的清醒:马克思和列宁都被敌人骂为“血管流的不是血液,而是硫酸的,红色的冷冰冰的蛊惑煽动家”,他当然也得准备被人打得粉碎的……但“也不要紧,物质不灭嘛”!

  在这一清醒认识下,他为了完成历史使命,有时确是强硬到几乎“残忍”的地步的,他甚至说他远远超出秦始皇,是秦始皇的一百倍。这是因为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太多的血腥和死亡,他的敌手们从未对他发过慈悲,他为了人民的革命胜利,也只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决不宽恕那些坚决不放下武器的敌人。

  这里用得上列宁的话:千百年来,人民和革命者的鲜血流成了河,难道这不是残忍;而所谓我们的“残忍”,其实是为敌人残忍和斗争迫不得已的,——是近似于佛理的“除恶也是行善”。

  是的,他似马克思和列宁。他有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英勇气慨。困难和挫折的挑战对他来说,从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更不是什么摧毁和打击,而是强烈的兴奋剂,能激起他更大的热情和精力去拼搏。他常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他的一生,“彻底为民”的冲天大志,决定了:他的透彻表里的识事能力、他的“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也不死心”的执着个性,以及他在原则和大义面前不讲个人情面的行动……而他的这一开始,几乎使他的每一个上级(红军年代的周恩来除外)都是不喜欢他,但对他领导下的人来说,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象征和神圣的化身。

  是的,他似马克思和列宁。他有一颗善于鼓舞和感染别人的心。而这颗心,则生长在他崇高的理想的基地上。从他那里,人们意识到──起码是战争年代:为了整体的利益和远大的目标,部分的暂时的牺牲是必须的,有价值的;并且,历史已为他作过多次雄辩式的证明:让人们除了象他那样观察问题并跟随他以外,不可能有别的道路。

  是的,他似马克思和列宁。他坚信唯物主义反映论;坚信没有天生之才;坚信人的认识真理性本质上是一个实践问题;坚信人类会在前进和失败中,不断提高自己,并走向最终胜利。

  毛主席同马克思、列宁一样,不是没有失败过,不是没犯过错误,而是善于从失败、错误中学习、改正。他懂得,不仅是正面的接受和学习,能使人掌握真理;也不仅是胜利的斗争能积累经验,而且正确地对待挫折、失败,也能学习和掌握真理,改正错误;有时,探索性的失误,则是获取最终胜利的必要铺垫。

  毛主席曾坦言:自己本在师范上学,也当过小学教员。开始并没想到自己会去搞军事,去打仗。后来,革命了,事情逼到头上了,只好学着带起队伍,打起仗来。起初,在井冈山上,先打了一个小胜仗,接着又打了两个大败仗。于是从胜利和失败两方面的实践中,实实在在地总结经验,──也结合他人的经验,才产生了游击战的16字诀……许多军事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就是这样逼出来的。

  建国后的毛主席,多次告诫自己,并告诉别人:如果有人说,有哪一位同志,比如说我自己,对于中国革命的规律,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完全认识了,那是吹牛,你们切记不要信。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直到牺牲了好多党员、干部,吃了很多苦头,才懂得如何处理党内关系、党外关系,学会走群众路线。最终还是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

  是的,他似马克思和列宁。他,一方面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伟大的学者。他一生酷爱读书,绝不是“做样子”;也从不自喧自己读过很多很多的书(在督促身边的知情者“要多读书”——知道毛主席是读书狂——的人除外)。“搞摆设”和“作秀”,也不漫无目标的浏览。他总是根据斗争的需要和可能,象安排打仗一样仔细地安排知识的占有。他同马克思、列宁一样,具备了领袖人物所必需的宽厚的知识基础。他一生中,可谓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只要有空隙时间,他都会用来学习。即使在长征途中,有病躺在担架上行军,他还在读《反社林论》。直至他逝世时,在他身边还放着战争年代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可以说,他是读着《三木武夫》这本书,离开这个世界的。

  是的, 他似马克思和列宁。他有着坚定的意志和强烈的自信。他自幼,就因社会的“大黑暗”及“摧灭人性、人格的压迫”,而产生反抗,并锻造出独立自主、敢想、敢做、敢为的品质和强烈的自尊自信。他曾豪迈地宣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曾在文章中说:“……古今真确的学理,伟大的事业,都系一些被人加着狂妄名号的狂妄人所发明创造出来的。”他坚定地信仰马列主义,但对那些满口马列词句而不懂中国实际的教条主义,却决不盲从的。他让自己,也要别人,作全方位的“独立自主”的争取和努力。可以说,自主独立,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之一,此,也展现了毛主席极赋个性的伟大。

  是的,他似马克思和列宁。他既沉稳、忍耐,又果敢决断。他身边的人都这样说:他讲话、走路、办事从容不迫,从来都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即使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他同样镇定自若,稳如泰山。有人回忆说,我军主动撤离延安时,重磅炸弹震破窗纸,泥土落满了桌子,他只是拂去泥土,还继续伏案办公。在牵着敌人的鼻子转战陕北时,我军经常要与敌人近距离行动。此时,许多人为他的安全担心,他却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他走他的,我走我的,他上那个山头,我上这个山头,怕什么?”

  他的沉稳、忍耐与果敢决断,特别表现在他的不失时机的强硬,恰到好处的妥协,必须时的畅所欲言,及必要的缄默不语。处理西安事变,他就这样说:“针锋相对”,要看形势。有时候不去谈,是针锋相对,有时侯去谈,也是针锋相对。从前不去是对的,这次去也是对的,都是针锋相对。当时对是否去西安……议论纷纷,迟疑不决,毛主席毅然果断地决定:去!

  是的,他似马克思和列宁。他一生中时刻警惕自己,并告诫全党,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脱离人民。在他的“跳出旧周期”的思考中,其重要对策就是依靠人民,发扬民主,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在进入紫禁城之后,他常常批评自己:官做大,成了最大的官僚主义者;即在晚年,他还在策划骑马考察黄河,并下放自己,搞一年商业,再搞一年农业……

  是的,他似马克思和列宁。他从来不耽于幻想,不断地提醒人们,社会主义是个全新的事业,不会一帆风顺。不一帆风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革命和人民本身会犯错误;二是旧制度、旧思想和旧派人物的反抗。据此,他要人们不应指望社会主义改造一次完成,社会主义进军一次“达标”,──肯定会有反复。

  作为全新的事业开创,毛主席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透彻的辩证目光,他从“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人物历史画卷中,写出了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于是就有建国的反右,就有亿万人民的建设热潮,就有社会主义教育,就有文化大革命,就有人民群众自己教育自己。可以说,直到此时,毛主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才点出了主题和主角,这就是人民;人民的一切。 关于跳出旧周期的对策思考,才有了正解。

  写到这里,人们会意识到:此时的毛主席,不仅做了马克思和列宁,也部分地体现了“秦始皇”。但,最为重要的是毛主席成功地将历史,也将自己,交给了人民。这样,尽管历史还会在曲道中运动,但最终歪曲历史,忘记毛主席,歪曲毛主席,已成为“不可能的事”! 毛主席完全将自己在人民中公示、公开化了。

  当然,在目前人们的思想里,对“毛主席部分的表征为‘秦始皇’”的理解,是有岐意的。毛主席自己说:1957年的反右斗争,我们坑了几万个儒;秦始皇焚书坑儒算什么,他才坑了几百个儒,和我们相比差得远,我们是秦始皇的一百倍。毛主席这里讲自己是“秦始皇”,其实是在讲:新生的革命政权的巩固,必然遇有残酷的斗争,必然有镇压……总要“坑”一些人,——是在讲斗争的必然性。而另一些人(人数不多)则从自己固定的——“秦始皇就是最残暴的恶魔”——这一认识定式出发,认为,只要说到秦始皇,就是指的“罪过,罪恶”;于是,这些人的认识就延伸为:既然毛泽东承认自己有秦始皇的一面,那么,毛泽东就是有“罪过”的……

  这将是一个永远不会完全统一起来的岐意,——对抛弃阶级论的剥削阶级来说尤其是这样。就让历史和未来将此继承下去,进而激发人们的智慧吧!

  最后,还是来听听毛主席本人的自我定位:我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想写一部书,把自己的一生写进去,把自己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评论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我这个人啊,好处占70%,坏处占30%,就很满足了;我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不是圣人。

  由毛主席的这一自我定位,连同他诙谐、幽默说自己是“马克思加秦始皇”,人民心目中的毛主席形象,就已十分十分地清楚了:其实,“马克思加秦始皇”,就是圣人!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