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孔乙己文学”火了。既“卷”不赢也“躺”不平,又放不下所谓身段,在进退两难的困局中颓丧,这无疑戳中了青年的焦虑,纷纷自比“现代版孔乙己”。人若想有所成就,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总要战胜挫折、走出困境甚至逆风而行、绝处逢生。伟人毛泽东一生多次处于逆境,在党的三次“左”倾路线中他遭受的“各种处分、打击……记得起来的有二十次”,他不但从不“躺平”而且总能以更强姿态站起。1931年底开始,毛泽东遭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过了四年的小媳妇生活”,但他最终在遵义会议事实上重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党和人民改写了历史,他强大的抗逆品格与智慧对于当代青年战胜内心的“孔乙己”有深刻的启迪。
毛泽东当时遭受了怎样的逆境?
六届四中全会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取得统治地位,使革命形势和毛泽东的处境日益艰难。1931年11月,中央代表团主持召开的赣南会议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指责为“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和“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提出“集中火力反对右倾”,毛泽东被免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一职,排除在红军的领导地位之外,剥夺了军队指挥权。1932年1月,毛泽东反对攻打赣州的正确主张再次被临时中央指责为 “右倾机会主义”。8月,毛泽东等前方中央人员与后方中央人员在作战方针上发生严重分歧。10月初,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召开会议,毛泽东再次受到严厉指责,被撤销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从前方调回后方。10月中旬,毛泽东到长汀福音医院疗养。期间他对福建省委书记罗明阐述了一些正确看法和经验,罗明深受启发并应用于福建的革命实践,这又触了临时中央的逆鳞。临时中央先是开展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又扩展到批邓(小平)、毛(泽覃)、谢(维俊)、古(柏),指责他们是“毛派”。这场斗争的矛头就是指向毛泽东,甚至连贺子珍等毛泽东亲属也被免职或调动。
◆1931年11月,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
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多次被横加指责,党内、军队的职务被免、工作被停,说话“不顶事”。三十多年后毛泽东形容,“他们把我这个木菩萨浸到粪坑里,再拿出来,搞得臭得很,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我的任务是吃饭、睡觉和拉屎,还好,我的脑袋没有被砍掉”,这就是毛泽东当时的境遇,举步维艰。
毛泽东怎样站起来?
精神境界上,胸怀大义,始终葆有强烈政治责任感,个人是非荣辱服从事业大局,不消极对抗、不破罐子破摔。毛泽东不打赣州的主张不被采纳后,他生病上瑞金东华山古庙休养,但依然心系几万红军攻打赣州的安危。接到战事失利、红军腹背受敌的急电后,他立刻按照中革军委要求赶赴前线,毫无抱怨地提出正确建议,风雨兼程率军北上支援,这等胸怀格局与战前打算“打开赣州再和毛泽东算账”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扶大厦于将倾的毛泽东在宁都会议后却再次失势,他在去后方疗养前仍对周恩来表示:“前方军事急需,何时电召便何时来。”第五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已彻底被边缘化,但他看到苏区损失惨重,仍分析形势向中央提出“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迫使进攻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地区之敌回援其根本重地”等建议。
◆毛泽东与警卫员在瑞金合影。左起:毛泽东、吴光荣、陈昌奉、戴田福。
李维汉回忆说,“毛泽东在受打击的情况下,仍能维护党的统一,坚持正确的路线和主张”。作为参与创建党和军队、开辟壮大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在遭到不公对待后,搁置个人荣辱、坚持顾全大局,这等胸襟格局注定他不会倒下。试想,如果毛泽东就此消沉,自甘成为局外人,甚至采取消极对抗组织的态度,是否还会有以后的毛泽东?
能力素质上,埋头苦读、扎实调研,阅读大量马列著作并充分掌握中国具体实际,系统总结经验,以最务实有效的方式完善自我,提升领导争取中国革命胜利的能力。到后方后,毛泽东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做两件事:读书和调研——彼时条件的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毛泽东不信山沟子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他埋头苦读大量有关马恩列斯的书,“差不多整天看,读了这本,又看那本,有时还交替着看,扎扎实实下工夫,硬是读了两年书”。这使得毛泽东的理论素养飞升,看问题、分析问题的工具更加锐利,“后来写的《矛盾论》《实践论》,就是在这两年读马列著作中形成的”。这一时期,毛泽东还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有著名的《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对中央苏区愈加了解。
阅读使毛泽东掌握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调研使毛泽东掌握了丰富的中国具体实际,他在结合二者的基础上,系统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做到了知己知彼,对如何领导中国革命争取胜利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同时他也不断自省修身,变得“更加沉着、练达,思想更加缜密、周到,特别是更善于团结人了”,为以后赢得更多的支持者涵养了内在基础,在不断沉淀中积蓄了更雄厚深沉的力量。
方式方法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专注于做好眼前能做的事,同时不断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抓住关键时刻、关键事件,在机会出现时牢牢把握。毛泽东被免去诸多重要职务后,只担任当时相对是虚职的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但他仍努力工作,力求发挥最极致的作用。他以很大精力领导经济建设,中央苏区出现蓬蓬勃勃的群众性经济建设热潮。他积极领导发展对白区贸易,以应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在他的领导下,中央根据地的财政、金融、手工业、兵工厂、邮电、交通、医药、卫生等事业都有了一定发展。他还抓政权建设,改选各级政府,轰轰烈烈的选举运动使中央苏区80%以上的选民参与其中。同时,他还根据临时中央要求出色地领导了查田运动。
◆1933年,毛泽东在江西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工作会议上作题为《粉碎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报告。
第五次反“围剿”战事不断失利,毛泽东在周恩来的推荐下获得难得的工作机会。他前往会昌,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南线的作战计划和工作部署,会同军队领导干部一起总结战斗的经验教训,稳定了南线局势。随着中央苏区其他几条战线被突破,毛泽东又赶赴赣南调查,为中央从于都方向突围开启长征探了路。长征开始后,毛泽东主动要求和张闻天、王稼祥一起行军,不断探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不断阐述他的正确意见,不断争取周恩来、张闻天等人的支持,力争参与和影响红军行军方向等重大决策,终于在遵义会议重新站起,带领红军重获新生。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拥有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实现梦想的光明前景,但好形势也难免遇到“水逆”。一方面,党和国家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不断为青年搭建平台、营造环境。一方面,青年应当向毛泽东学习,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通达和智慧看待一时的困难,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不断努力推动大、小形势向好的方面转化,战胜心中的“孔乙己”,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尽情绽放。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