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士何祚庥在评论郝贵生同志的文章时,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谬论举的更高。
这说明,他还不知道,他为什么是科学院的院士,而不是工程院院士。有必要向他普及一下。
当他明白这个道理后,他应该跟着我们一起彻底否定这个“第一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谬论一出笼,便遭到红色理论工作者的置疑和批判。
把科学,技术,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讲的最清楚,最精辟,最科学的还是我们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
毛主席同毛远新同志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的交谈记录了毛主席这方面的光辉思想。
下面将毛主席关于科学,技术,生产力之间关系的思想简单表述一下。
毛主席首先把科学和技术分别作了说明。
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概念是不准确的。
科学是科学,技术是技术,各有不同的属性。当然二者有密切联系。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规律有系统的正确认识。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那是真理。有关联的真理形成一个系统,成为一门科学。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科学在于提高人们的认识,开阔人们的视野。
仅此,科学还不能解决实际问。 科学只有转化为技术,才能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
技术就是根据科学原理而创造出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比如,人们依据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设计出原子弹。 这就是科学转化为技术的过程。
技术仍然是意识层面的东西,同生产力,这种客观实在是两个范筹的东西,不能同日而语。
当技术被生产者掌握,就形成生产的能力。 比如,拖拉机手学会了开施拉机。 这时,只有在此时技术才能成为生产力的要素。 拖拉机手用所学的技术,随时可以开着拖拉机去耕地,进行生产。 另外,按着技术要求,将有关原材料制造成生产工具,将技术转化为具体的客观实在物,技术由此转化为生产力。 此时技术是作为生产工具的内函,附着在制造生产工县的具体材料上的。它不会独立存在,故不能独立的成为生产力。
这就是毛主席关于科学,技术,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的科学思想。
这一光辉思想告诉我们: 第一,科学与技术是两个独立的意识形态。
科学的事业在于认识世界。科学的任务在于不停的探索,不停的有所发现。不断扩大人们的视野,从而更广泛,更深刻的认识人类社会和自然。
何祚庥所在的科学院,集中了我国科研的精英,时时叩嗑着科学的大门。
技术的事业在于改造世界。技术的任务,是利用已获得的科学知识化作人类征服世界的手段。这里边包含着无数的发明和创造。
我国的工程院集中了这方面的专家,能手。
说明白了这一点,何祚庥该明白了自己的位置。
作为科学院的院士,他的任务是研究基础理论。其同生产力隔着技术,没有直接联系。怎么能成为生产力呢?
我想何祚庥本人也不能否以这一点。
所以,他应该同我们一起去批判“第一生产力”论。
第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需有一个物化的过程。
技术转化为人的本领,融入制造工具的过程都是一由精神变物质的物化过程。
平常人学会了开汽车,是学开车的人认真去学会了这个开车的技术。这个技能通过学习开车的人的学,这个物质运动过程而进入人的大脑,传导到五官四肢的。戍为人的开车能力的,同人一起形成生产力的。 生产工具的形也是技木的物化过程。当人们按着技术的要求,将相关材料组合成工具时,也将技术融到村料当中去了。技术亦成为生产力中的要素。
没有这些物化过程,技术永远是意识,永远成不了生产力这种特殊的物资形态。
这一切,都是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科学,从而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项技术上的革新能数倍的提高效率。”巧手不如傢什妙”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工具中的科技含量是生产力发展水准的标志。
当然,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
生产者的积极性焕发出的劳动热情提高工作的频率,从而增加产量,可以弥补技术的不足。生产者的积极性制约科技的效力。生产者的较高劳动积极性,可将科技的效应,发挥到极至。相反,劳动者没有积极性,再高明的科技也等于零。工具再先进,可是没人去使用,何来的效率?
说来说去,在生产力中,决定一切的还是生产者。这才是生产力第一的,决定的因素。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否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法呢? 第一,这个“第一生产力”根本就不存在。世上根本就不存在离开生产劳动者和生产工具而独立存在的科学技术生产力。这种没有客观内容的提法,实际上用不着人们去否定。它自己会自消自灭。 第二,这是一个唯心主义命题。 科学和技术本身是属于意识层面的东西,是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而生产力是劳动者,是生产工具,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这种将意识说成物质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必须否定。 第三,最重要的它贬低了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第一的,决定的,最活跃的位置。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际就否定了芽动者在生产力中第一的,起决定作用的,最活跃的因素。这样会压抑劳动者的积极性,也就压抑科技在生产力中的推动作用。这样,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024.9.9 午时
【文/刘伯行,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