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正处于长征途中最为艰难的时刻,而毛泽东,这位红军的重要领导者,在这个月里,每一个决策、每一次思考,都紧紧牵系着红军的命运。
7月初,毛泽东所在的中央纵队由卓克基向黑水地区转进。卓克基,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见证了红军的短暂停留。在卓克基官寨驻留期间,红军战士们在附近的墙壁、岩石、树木上凿刻和书写了大量振奋人心的标语,这些标语仿佛是红军不屈精神的火种,点燃了这片土地的希望。而与官寨隔梭磨河相望的红军树,更是有着动人的传说。有人说许多疲惫不堪的红军战士曾在此地,拄着白杨树枝席地而坐,一些战士甚至牺牲于此,但手中的白杨树却奇迹般成活;也有人说这里曾是拴马树桩,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曾在此拴过战马,红军走后树桩成活,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不管传说真假,它都是红军长征的无声见证者。
红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后,近10万部队集结在岷江西岸的雪山草地。7月6日,张国焘向中央慰问团李富春等人提出解决组织问题,要求统一军事指挥,军委设常委以解决战略问题,徐向前、陈昌浩参加总司令部工作,以徐向前为副总司令,陈昌浩为总政治委员。李富春感觉问题严重,立即向中央报告。
9日,川陕省委在张国焘的授意下,致电中共中央,提出改组总司令部和中革军委的要求,并点名要张国焘担任中革军委主席。
10日,毛泽东抵达黑水的芦花。刚安顿下来,他便接到红一军团的报告,红二师第六团在执行任务时遭遇反动骑兵拦阻,战斗失利后被迫折回,跟随右纵队前进并担任后卫。在草地行军四天后,部队翻越亚克夏山,粮食耗尽,战士们只能以草充饥、饮雪止渴,却依旧难以抵挡饥饿,再加上风雪肆虐,许多战士被饿死、冻死,部队减员严重,处境危在旦夕。
毛泽东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深知粮食问题已成为关乎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他立即指示红一军团,命令驻芦花附近的红四、红五团和师直属队,收集所有粮食,火速向红六团运送。他建议中革军委和总政治部向部队发出解决粮食问题的指示,要求各部队每人必须带足15斤粮食和足够吃一个月的食盐,并命令各大单位组织筹粮别动队,专门负责搜集粮食。并特别强调,在雪山草地藏、羌、回等少数民族地区筹粮,必须严格执行纪律,绝不能因筹粮而破坏红军与少数民族人民的关系,要有正确的政策规定,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毛泽东不仅要运筹帷幄全军的战略大计,还抽出时间和大家一起筹粮。有一天,他和警卫战士到地头收麦,发现地里麦子存在严重浪费现象,有的被摘去麦穗,有的被踩倒。他立即指示部队要一块一块收干净,为了能收得更干净,提出尽量找镰刀割麦。他让警卫员到藏族同胞家里借来一把镰刀,亲自示范割麦子,并叮嘱一定要把镰刀完好无损地还给主人。在此期间,毛泽东还不断思考总结筹粮中如何处理好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当他想到因受国民党反动宣传而逃到深山老林的藏族同胞也会面临缺粮问题时,及时推广了驻芦花部队的筹粮经验:将靠近山边的麦地留给藏族同胞,让他们晚上去割;有的地里,红军全部割完后留一半捆好堆好,方便躲在山里的藏族同胞来背取,还主动给留在家的老人和小孩送粮食。
毛泽东一方面为红军的粮食问题殚精竭虑,另一方面还要处理张国焘的权力诉求。他深知张国焘是个实力派且野心勃勃,不给相当职位,一、四方面军难以团结一心。张国焘想当军委主席,但朱德总司令担任此职无法取代,只当副主席他又不甘心。张闻天提出让出总书记位子,毛泽东果断否定,认为张国焘要抓军权,当总书记他未必满意,真让他坐上这个位子反而麻烦。经过反复权衡,毛泽东提出让张国焘当总政委,这样既考虑了他的要求,又没让他完全掌控军权。同周恩来商量时,周恩来毫无怨言,完全同意这一安排。
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在芦花召开,决定让周恩来辞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职务,调中共中央常委工作;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对中革军委总部负责,在张国焘未熟悉情况以前,由周恩来暂时帮助;中革军委常委由4人增至5人,增补陈昌浩为中革军委常委;博古为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21日,朱德、张国焘、周恩来、王稼祥联名签发中革军委《关于1、4方面军组织番号及干部任免的决定》。决定组织前敌总指挥部,由徐向前兼任总指挥,陈昌浩兼任政委,叶剑英兼任参谋长,杨尚昆兼任政治部主任。
毛泽东在杨尚昆赴任时,交代他说:“同张国焘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像吃‘牛皮糖’一样,要有韧性,不要像玻璃,一碰就碎。”
正像毛泽东预料的那样,张国焘当上总政委后,为了达到独断专行的目的,立即设法控制红1方面军的部队,收缴了原各军团之间互通电报的密码本以及原各军团与中革军委通报的密码本。
7月底,毛泽东率部来到毛儿盖地区。这一地区的居民主要是藏族,毛泽东住在一家藏民的家里。这是一栋两层的木制房子,一层喂养牲畜,二层住人。
此时,由于张国焘的拖延,已经失去了进取松潘的有利时机。胡宗南主力已经集结于松潘地区,薛岳部由雅安进抵文县、平武,向胡宗南靠拢;川军进占了懋功、绥靖、北川、茂县、威州及岷江东岸地区。他们企图围歼红军于岷江以西、懋功以北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红军如果仍然坚持原计划由松潘北上,有可能陷入国民党军重围。于是,毛泽东等中革军委成员举行会议,决定以中共中央名义:放弃松潘战役计划,改取甘肃南部的夏河、洮河流域。
1935年7月,对毛泽东来说,是充满挑战与考验的一个月。在粮食问题和权力博弈中,毛泽东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坚定的信念和高瞻远瞩的眼光,做出了一系列关键决策,为红军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埋下了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