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961年12月,主席作词《卜算子.咏梅》。词曰:“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年谱(1949~1976)》1961年,六十八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在《卜算子.咏梅》之中,主席寓情怀于物,借歌颂梅花,来表达他自己所认可、坚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人格。
这首词,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一首绝唱,是精妙的古典诗词艺术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坦荡宽广的胸怀境界的完美融合。下面,笔者争取逐句解读主席这首词的内涵。
一、词的上阕,生动展现的是毛主席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风雨把春天送走,飞雪把春天迎来。主席教导我们,“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矛盾论》)漫天飞雪的寒冷的冬天内部具有矛盾性。雪天虽然寒冷,但是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客观环境虽然困难、艰苦,但是也蕴含着转向成功的因素。1961年,新中国面临着极端严重的自然灾害、面临着中苏关系恶化导致的苏联逐渐撤资和逼债。虽然国内外环境空前严峻,但是毛主席坚信困难一定能克服、寒冬一定能度过、春天一定能到来。
早在1954年,主席就宣布:“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毛泽东年谱(1949~1976)》1954年,六十一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带着这样超迈古今的勇气,在三年困难时期,主席仍然吟诵“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主席以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不畏“悬崖百丈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亲自领导全党制定“农业六十条”、迅速开展了根除“一平二调”的实践,最终在1961年成功巩固了农业集体所有制;积极对抗苏联修正主义,宁可不要外援也不搞“共同舰队”,带领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以本国农业支援工业并对苏还债,保证中国的工业化和独立自主。毛主席丝毫没有在自然灾害、苏修美帝、其他违反主席正确指示的搞“一平二调”的一线干部面前表示任何屈服,向国内外一切阻碍中国人民事业的力量展现了“犹有花枝俏”的精神。
二、词的下阙,展现了毛主席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坦荡宽广的胸怀境界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在大跃进时期,毛主席是最早“把春来报”的。正如薄一波同志所说:“应当公道地讲,是毛主席首先提出要纠正高指标、瞎指挥、‘共产风’等等的。纠正的时候也是非常紧迫的,会议一个接着一个。”(《薄一波文选》:《三十年来经济建设的回顾》)更值得注意的是,主席不是独裁者、必须严格遵守党纪律,他纠“左”面临的是全党多数高级干部带来的巨大压力。第二次郑州会议的时候,面对多数干部对纠“左”的不支持,主席甚至坚定而又无奈的说出他自己一个人也要坚持“右倾机会主义”、直到开除党籍;上海会议之后,面对多数同志头脑更热、高指标难以充分降下,主席写了《党内通信》,告诉大家不要管上级的指标、只管现实可能性。大跃进时期,纠正问题最早、解决问题最积极的就是毛主席。但他不仅“俏也不争春”,而且多次做自我批评。七千人大会的时候,毛周朱刘邓陈之中,唯独毛主席做了自我批评。主席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六册)》:《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毫不动摇的顶着党内多数高级干部压力、在职权范围内极尽所能、最早解决问题并最积极解决问题的毛主席负“主要责任”,怎么也说不过去!主席的自我批评,充分体现了他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丝毫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大海一般的胸襟。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961年,巩固集体所有制的“农业六十条”形成,“一平二调”得到根本纠正;1962年,七千人大会召开,全党充分总结了1958年以来的经验教训,三年困难时期的多数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1964年,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人民破天荒的拥有了核武器。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贡献最大、付出最多的毛主席却毫不为自己摆功劳——他经常强调是共产党集体的功劳。主席的侄子毛远新老先生回忆说:“‘自己一生干了什么’——我看了很别扭。主席跟我谈话,从来没说‘我,这个事,抗日战争我打的,把蒋介石赶到台湾,是我干的’,从来没这样说过。(红友插话:不符合他一贯的讲话风格。)对!这个话你说对了。我没你那么归纳,我只是说,我听他讲话,他都是讲‘我们党干了什么,我们党干了什么’,口头上都是这么讲。他没有讲‘我自己干了什么’。”(毛远新韶山回忆:《主席说“我这才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啊”》)正如老先生所说,主席从来都讲党做出了什么,而从来不突出个人。全党功绩最大、正确最多、错误最少的毛主席,在面对“山花烂漫”的时候,强调这是共产党集体做出的成果,而他自己“在丛中笑”。这真的淋漓尽致体现了毛主席坦荡宽广的胸怀境界。毛主席的诗词和实践,都将无私诠释的淋漓尽致!
三、《卜算子.咏梅·》在诗词艺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
上述内容可见,主席1961年写的《卜算子.咏梅》生动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坦荡宽广的胸怀境界。如果说“坚定不移的意志、信念”是多数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都具备的品格的话,“坦荡宽广的胸怀境界”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专属的品格。
不可否认,一部分杰出的剥削阶级政治家也有一定的胸襟,例如秦始皇容得下对自己不满的尉缭子、汉太祖能容忍批评自己的郦食其、元太祖更是容得下差点射死自己的哲别、明太祖能对郭子兴以德报怨。但是,他们的胸襟终究是有阶级局限性的,他们只有为本家族和本阶级服务的动机,而没有全心全意为绝大多数人民服务的品格。至高无上的无私品格、最坦荡宽广的胸怀境界,只有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才具备。所以,“只有无产阶级的领袖,才能站在彻底革命的立场,科学地、全面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给人民群众指出正确的斗争方向。只有他们才能把终生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工作看作是自己的最高职责,一贯地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保持最密切的联系,站在人民群众之中,先做群众的学生,再做群众的先生,和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呼吸。他们站在革命的集体之中,强调集体领导的作用,正确地把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结合起来。因此,他们能够成为团结全体劳动人民的核心。他们在人类历史上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以往任何杰出人物都远不能比拟的。”(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善于用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诗词艺术抒发无产阶级革命家独有的完全置个人得失于度外的坦荡宽广的胸怀境界的伟大的诗人,古今中外,唯有伟大领袖毛泽东;最强烈表达无产阶级革命家大海一般广阔胸襟的诗词作品,古今中外,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当居首位。
毛泽东诗词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贡献,就是古典诗词艺术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深邃思想、高尚品格的完美交融。这种交融所产生的感染力,在古今中外绝无仅有、无与伦比。《卜算子.咏梅》就是主席诗词中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坦荡宽广的胸怀境界和古典诗词艺术完美融于一体的最杰出作品。
唯独毛主席能写出《卜算子.咏梅》这样的万古绝唱,归根结底,不仅离不开毛主席对古典诗词艺术的深厚理解,更离不开毛主席大海一般的胸襟。李慎明老师说:“看看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与《毛泽东年谱》可以发现,毛泽东在多处作自我批评。事实上,毛泽东的胸怀最宽广。他对战友,对下属,对朋友,总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李慎明:《关于正确评价毛泽东方法论研究——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我每次读这段话,都无比动容、强烈赞同!
神伟矣哉!咱们的领袖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