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毛泽东 > 评述毛泽东

张兴德:毛主席《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篇用诗写成的战斗檄文

2025-07-23 09:09:45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作者:张兴德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图片

  在毛泽东的著作中,有些是从政治上、理论上评论、揭露敌人罪行和错误言论的优秀文章,如解放战争末期的《评战犯求和》《五评白皮书》、1958年为国防部写的两个布告等文献。文章妙语连珠、气势夺人、析理深刻,堪称古今少有的讨敌檄文。我们今天重读毛泽东在1963年1月写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词,就有读了一篇战斗檄文的感觉,此词痛快淋漓地批判了当时赫鲁晓夫反华的行径,是用诗写成的讨敌檄文。

  且先读原词: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图片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据《毛泽东年谱》所载,此时毛泽东在杭州,写于1963年1月8日夜,送给身边的工作人员,9日写给时在杭州的周恩来。

  (一)

  我们先就此词文本,做些粗浅的赏析。人们讲,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毛泽东的这首《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可读为嬉笑怒骂,皆成哲理。全词用哲理性的语言构成一个独特的意境。高屋建瓴,大气磅礴,充满激情,慷慨激昂,有如瀑布流水,一泻千里。同时又妙趣横生,亦庄亦谐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态度和斗争原则。是典型的一首政治哲理诗和战斗的檄文。

  词的上阕嬉笑怒骂,用一连串的比拟刻画了敌人的丑态,写出敌人的可卑、可怜、可笑和可悲,表现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对敌人的藐视、鄙视、蔑视。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开头两句起势非凡,出语惊人。“小小寰球”诗人超越地球从太空观看宇宙,这是何等的气势!只见小小的地球上有几只昏头昏脑的苍蝇瞎碰乱撞。“苍蝇”指当时世界上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一小撮猖狂反华的小丑。在诗人看来这几个反华小丑猖狂的反华活动,只不过是几只没头的苍蝇瞎碰乱撞,垂死挣扎而已。环球尚且小小,苍蝇更微不足道了。这里诗人以宇宙之大,形容苍蝇之微,极写反华小丑的渺小可卑。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一贯地无限广阔的视野,无限壮阔的胸怀,无限宏伟的气概。不由让我们想起“安得倚天抽宝剑,将汝截为三截”这些著名诗句。这是一个精神巨人立在人们的面前。

  那几个碰了壁的苍蝇“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凄厉”是凄凉绝望、尖锐刺耳的叫声;“抽泣”是伤心地低声哭泣。一小撮反华头子声嘶力竭地对我们进行诅咒和叫骂,不管怎样喧嚣一时,只不过是苍蝇嗡嗡乱叫,也不过是他们自己垂死的哀鸣和惨败的悲泣罢了,无损于我们一根毫毛。这里诗人极其形象地刻画了敌人的可怜相。说明那一小撮反华头子不过是几只可怜虫。当时国际上的反华头子又是狂妄的霸权主义者。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他们像爬到树上的蚂蚁夸耀自己的洞穴是什么大国,像蚍蜉要撼动大树一样谈何容易。“蚂蚁缘槐”典故出自唐人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是一个叫淳于棼的人,在大槐树下睡觉,做梦在大槐安国当了驸马,出任南柯太守二十余年。一觉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槐树下的一个大蚁穴,而南柯郡不过是大槐树南枝上的一个小蚁穴。“蚍蜉撼树”是化用唐人韩愈《调张籍》一诗中“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的成句。“蚍蜉”是比蚂蚁大点的黑蚁,与“蚂蚁”同样都比喻以超级大国自居的霸权主义者。当时的霸权主义者凭借前人的基业招摇撞骗,实行大国沙文主义,以势压人,胡作非为,妄图歪曲马列主义真理,并企图颠覆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他们以超级大国自居,妄图称霸世界,主宰人类命运。他们肉麻地吹嘘什么:“我们(指两个超级大国)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候,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头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想想看,这两句诗不正是这种人的绝妙写照吗?这里诗人极其辛辣地嘲笑了霸权主义者的狂妄自大与荒唐可笑。

  最后诗人用“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写反华敌对势力的零落衰败和我们对反华敌对势力的强大反击。“西风落叶”是化用唐人贾岛“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成句。长安是唐朝的国都。贾岛原诗写长安深秋凄凉零落的景象。这里借以形容反华敌对势力日暮途穷零落衰败的气象,也意味着害人虫末日的临近。与“蚂蚁缘槐夸大国”和苍蝇的“凄厉”“抽泣”相照应。“鸣镝”就是响箭,射出时能发出响声,是古代战争中发起进攻的信号。“飞鸣镝”象征着我们对反华敌对势力开始强有力地反击。最后两句既写出了敌人所面临的零落衰败末日将至的可悲命运,也表现了革命力量反击敌人的强大声势。

  词的上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反华敌对势力的丑态,写出了他们的可卑、可怜、可笑和可悲。是对反华敌对势力无情的讽刺、辛辣的嘲笑、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鞭挞。

图片

  【毛泽东与郭沫若。】

  词的下阕直抒胸臆。以气势逼人的议论,答复赫鲁晓夫集团,表达了要将同赫鲁晓夫集团的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六句短语似的句子,正面阐明了斗争的紧迫性。宇宙永恒,日月如梭,人生有限,办事就要争分夺秒。对反华势力的斗争,我们应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狠狠打击敌人,争取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然后热情地将之凝聚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一激动人心的词句,它启示人们: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只要我们把握住了时机,就可以达到“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目的,实现世界和平,实现人类共同理想。

  毛泽东这首和词绘声绘色地刻画了反华头目的丑态,生动形象地概括了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形势,是声讨国际反华敌对势力的檄文,也是对反华敌对势力进行反击的号角。就是现在,我们重读,仍有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

  (二)

  此词是对郭沫若《满江红·一九六三年元旦抒怀》的“和词”,因此,将二者进行一些对比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郭词原文是:

  满江红

  一九六三年元旦抒怀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郭沫若这首词热情歌颂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在同国内外的敌人斗争中,战胜困难,共过难关,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堪称佳句。

  郭词的立论在于“沧海横流”“天垮下来”。这是从我们这一方讲当时国内外的环境恶劣,困难严重,敌人凶恶。

  而毛词的立论则是从敌方讲,视角不同。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开始就语出惊人!认为敌人比我们更困难,他们正在处处碰壁中!这里就涉及一个革命者如何辩证地看形势问题。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过程中,分析形势时总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多次讲,我们有困难,敌人比我们的困难更大,更多,更难过。还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对敌斗争的信心。此词就是这个思想的具体体现。

图片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这首词,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敢于同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斗争的气魄和胆识。】

  这两首词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意境也就有很大的不同。毛泽东的“和词”创造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时空,深远辽阔的意境,可谓古今绝唱!

  毛泽东在“和词”中塑造的“巨人形象”,也是郭词中所没有的。“巨人形象”是毛泽东一些诗词中特有的艺术形象。早期就有“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长征期间的诗词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安得倚天抽宝剑,将汝截为三截”,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诗词中的巨人形象,既是艺术的夸张,是诗的革命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也是诗人博大胸怀和气质的自然表露。从艺术上看,成功地塑造一个无限辽远广阔的艺术境界。

  唯物辩证法思想是全词思想内涵的精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其一、对敌斗争的辩证法:在战略上藐视、鄙视、蔑视一切敌人,他们不过是几个“苍蝇”“蚂蚁”“蚍蜉”,但在具体斗争上,又忽视不得,必须认识到“光阴迫”。不能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要“只争朝夕”的去同他们斗争到底,不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这正是同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中的那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精神相一致。

  其二、对敌人的藐视、鄙视、蔑视是建立在对敌人外强中干的“纸老虎”的本质认识上。一切反动派,看似强大,其实本质是虚弱的。“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其三、“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这不能完全看作是喊政治口号,是在前面一系列的铺垫下,从心底自然迸发出的一种力量和决心,是心底的呐喊!至此,把人的激情推向高潮,诗中一个顶天立地的大“我”,立在读者面前。诗也就戛然而止,达到了艺术的完美和升华。

  毛泽东的诗文,有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大气磅礴;军事家的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哲学家的深刻思辨和哲理、诗人的浪漫豪放。这首《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就是一篇这样的代表作。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编发】,转编自“党史博采”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