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十分重视青年人的工作。这根源于他始终相信唯物辩证法,生老病死,万物更替,这是不变的规律。革命事业的持续,继续革命的完成需要的青年人的革命信仰和意志。建国后,毛主席针对青年团的工作做了一次重要的讲话。
青年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个定位早已明确。但现在的问题不是青年团要不要服从党的领导,而是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展现独立性和创造性,而不是闹独立性。青年团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但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活动。一句话,要照顾青年的特点!1952年,毛主席就给团中央的出了两个题目:党委如何领导青年团?青年团如何做工作?这两个题目,都指向同一个核心——怎样照顾青年的特点。
很多时候,我们做青年人的工作往往忽视了其自身特点,按照我们的既定方法开展工作,反而造成青年人的不满。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对我们的工作很满意,满意在配合了党的中心工作。但当时毛主席却提了个“不满意”——青年团的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青年的特点。青年就是青年。
十四岁到二十五岁的青年,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比成年人更需要学习,也需要更多娱乐、休息和睡眠。如果我们不照顾这些特点,青年就不高兴,工作也做不好。现在有的学校让学生一天学习八小时,实际上只有六、七小时,学生还普遍睡眠不足。知识青年容易神经衰弱,生活不愉快,这怎么行?必须保证睡眠时间,要下命令,不要客气,强迫执行。青年要睡足,教师也要休息。
革命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带来一个坏处——大家太积极太热心了,以致疲劳过度。现在要保证大家身体好,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干部都要身体好。当然,身体好不一定学习就好,学习要有方法。现在的青年上课时间多了一些,可以考虑适当减少;积极分子开会太多,也应当减少。学习、娱乐、休息、睡眠,四个方面要充分兼顾。
青年团的工作要把握方向,同时要注意团结大多数青年。有些先进青年要求对所有团员都严格些,这不要急于采纳。要说服他们,如果团章规定的义务太多、权利太少,就要放宽一点,使多数人都能跟上去。重点要放在多数,不要只看见少数。
当时的团章草案规定,四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就算自动脱团,这太严了!我们党都是以六年不尽义务才算自动脱党。如果规定只有一百万人能办到,几百万人办不到的,就不要写在团章里。
原则性要有,但原则和实际总有个距离。有些事青年一时办不到,还得给几年时间。比如婚姻法的许多规定,要彻底实行至少要三五年。不要急,水到渠自成。当时面临的总任务,是要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全国人民的总任务,青年团如何执行这个总任务?你们应当按照青年的特点,作出适当的规定。
青年工作要讲究方法。既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又要照顾青年特点;既要教育引导,又要关心爱护;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实事求是。这就是辩证法,这就是从实际出发。马克思早就这样做过。这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青年就是青年,不然何必要有青年团?女青年和男青年不同,年轻青年和年长青年也不同,不懂得这些特点,就会脱离群众。你们现在有几百万团员,如果不注意青年的特点,也许就只剩下百万团员了。
总之,青年团的工作,要围绕党的中心,照顾青年特点,创造独立活动。这样,青年团才能真正成为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才能带领广大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世界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的, 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就是毛主席对青年人的相信,对青年人的疼爱!

红歌会网 SZHGH.COM
